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通天捷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通天捷径(2 / 2)

钱到了一定程度之下,只是一个数字,杨元钊并不看重钱,如果只是钱的话,他完全可以进口一些含金量在矿产级以下的矿石,这样的石头,哪怕含金,可是含金量在万分之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以下,其他又没有什么优势的矿脉,不可能很值钱的,就是一批废石头,可是杨元钊就可以通过一体机,分解出有价值的材料,一块随处可以捡到的普通石头,在他这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样拿到黄金这种世界上最恒等的等价物,还有什么换不到,只是把地球表面,非矿产级的黄金全部弄出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别说其中还有铜铁铅锌镍铬等矿产,这些不如金银之前的矿产,数量庞大到一定程度,也极具价值。

杨元钊投身的都是工业,从最开始的砖窑,水泥厂,钢铁厂,特别是钢铁厂这样的重工业,虽然是投资大,可是收益也大,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前提下,炼钢的利润还是相当强的,就拿包钢为例,当年均产量在600万吨的时候,毛利率达到了12%,在产量上升到亿吨的时候,毛利率上升到了17%,这其中,有规模化生产造成的各项成本的降低,也有科技本身的提升,氧气吹顶,转炉,焦炭还有一些细微的控制的出现,让炼钢的成本相对于之前,最少下降了30%以上,炼钢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可是任何一点微小的提升,都会在炼钢成本上面极具扩大的,哪怕一吨钢多赚一毛钱,一年就是一千万,更别说是好几块,甚至是超过十块的成本减少,这样的炼钢联合体,简直是比印钞机都要惊人。

重工业就是这样的,投入惊人,就拿美国的卡内基来说,他兴建的美国国家钢铁公司,耗费了太长太长的时间了,可是一旦这个根基形成,一个美国最大的钢铁集团,并且开始生产和扩张的时候,每天就是一个印钞机,当然了,面对着阵痛或者是工业萧条时代,重工业往往是第一个亏损的。

在西北拿下中央的控制权之后,就已经开始去工业化的过程了,包括杨元钊在内,各大晋商们,主动放弃了不少的工厂,比如说钢铁厂,特钢厂,武器工厂,大型的棉纺织企业,还有汽车厂,飞机场之类的,这些都转为了国家控股,成为了国家大型国企的一部分,这个去股份的过程有一个赎买的时间,杨元钊也不可能一点钱都不拿,白白交给国家,对他而言,这无所谓,可对于其他人而言,问题可就大了,那些跟着杨元钊参股的那些股东们,他们可没有杨元钊这么大的资本,也没有他这么高的觉悟,他们是要赚钱的,没有一定的利益,恐怕也推行不下去,最终会引发混乱。

就这样,杨元钊定下了大的方向,政府出钱赎买,这样赚钱的生意,不溢价几倍,谁愿意卖啊,只是在杨元钊的带头之下,用了一个合理的价格交给国家,作为主要的控制人和股东的晋商们也都退出来了,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投资收益,当然了,杨元钊也做出了交换,带领他们进入到其他的领域,继续在一定程度上面,帮助他们赚钱。

离开重要的行业,进入一些新的行业,这是国家许可的,一些新技术的领域,也离不开杨元钊的指导,虽然他放弃了许多国家级的优势集团,把这些变成了国家支柱企业,交给了国家之后,又创造了许多国家级的集团,这样下来,杨元钊不但没有停止财富累积的速度,反而提出了很多新型的集团,这些都集中于高技术领域,都是比较前沿的,容易失败的项目,又杨元钊来开发,在研究投入,并且成熟之后,再交给国家,这行程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创新和开创性,一向是最难的,后世不少开创性的科学家,提出了某一个理论或者可能性,可是终其一生,都没有把这个可能性变为现实的,更多的是作为了先锋者了,在探寻更新领域的道路上,投入是巨大的,是不是能够创造价值,还要看出来之后,能够独占多少市场,万一后来者后来居上,那么先导者就会彻底赔光,这也是后世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价格极高的根本原因,研发成本太高了,作为先行者,他们不但需要在单独的一个方向前进,还需要在不同的方向积累,一个技术实验室,可能只需要1000万美元的维护经费,可是当这个变成10个,100个,1000个的时候,那就不是普通的公司或者是集团能够玩得转的领域了,那是国家的领域。

中国政府跟杨元钊之间,其实是双赢的关系,一方面,作为中国工业的缔造者,一手把中国从泥潭之中拉出来的杨元钊,是有资格享受这个红利的,这样是国家在一切难辨,甚至有很大可能杨元钊能够获利的情况下,依然把这部分交给杨元钊的根本原因,这是杨元钊应得的。(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