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107章 我有什么办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我有什么办法?(2 / 2)

王拱辰点头:“正是如此。有王德兴在身边,很多事情,圣上比外臣清楚。此次我来河曲路,是奉诏旨,来看看河曲路的军校。京城的军校,到底能不能办成这个样子。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有派大臣前来提举,由节帅兼管此事了。节帅统大兵在外,诸事纷繁,如此非朝廷之福。”

杜中宵道:“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朝廷要人,河曲路的旧部大多调走,加上除役的,随着我从随州来的旧人,三万军中只余六七千人。朝廷要我练兵的法子,所有册子俱送往京城,留在随州的,也全部都搬到了京城里。练不好,那就真没办法了。”

王拱辰笑着摇了摇头:“节帅,这话不对。朝廷开口,节帅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确实不错。京城军校练不好兵,也确实与节帅无关。但若说节帅没有办法,未必如此。如果没有办法,怎么把拉纤厢军练成强军的?要么节帅不想说,要么节帅不方便说。”

杜中宵摇了摇头:“内翰在军城数日,不知怎么看待此事?”

王拱辰道:“我看出来的,就是还要向节帅请教。别人再是用心,也不过只知皮毛,时间长了或许可以能够练出兵来,选出将来,一两年内绝无可能。不管是节帅不想说,还是不方便说,今日千万赐教一二,让我回京能够交差。话出你口,入我耳中,回京如何禀报,我自会斟酌。节帅朝廷重臣,但有说的不利节帅的地方,我也不敢开口。如若不我,节帅该明白,我是自取其辱。”

杜中宵笑笑,举起茶杯道:“饮茶。”

王拱辰喝了茶,把茶杯放下,道:“不知节帅的意思——”

杜中宵道:“在内翰想来,我是不想说,还是不方便说?”

王拱辰摇了摇头:“在下不知兵事,委实说不上来。不过这几天感觉,节帅不是藏着不说的人。”

杜中宵道:“是啊,内翰不是看得很明白!既不是我不想说,也不是我不方便说,而是早就已经说了,非要不听,我有什么办法?诸多册子,各种条例,朝中甚至有官员倒背如流。可最简单的地方,却都不愿看,不愿想,又有什么办法呢?”

王拱辰听了,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道:“到底哪些,还请节帅赐教!”

杜中宵道:“内翰虽不知兵事,那些册子,总该是看过?”

王拱辰点头:“不错。我虽说不能倒背如流,但大多内容,都还记得,能背出来。”

杜中宵看着王拱辰,点了点头。这是状元,千万不要小瞧了他,过目不忘这种本事,对一般人来说很神奇,这些状元中可不稀奇。别人要学上许多日子的,他看一遍就能记住,不要怀疑。

理了一下思绪,杜中宵道:“内翰既然记得,且问,有哪些是不管步兵还是骑兵、炮兵,不管是军官还是兵员,都必须要学的?”

王拱辰想了想,道:“有一本入军需知,好似是这个名字,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杜中宵道:“对啊。其实还有两本,不过没有这一本重要而已。”

王拱辰看着杜中宵,好一会,才道:“这几本人人皆学的册子没什么特别,真那么重要?”

杜中宵笑道:“怎么不重要?连为什么从军,从军做什么,都说不明白,怎么做个好军人呢?”

见王拱辰点头,不过还是有些茫然,杜中宵又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内翰,基础不牢,后面学得再好,终究无用。练兵可以,用兵却难,做将更难!”

说到这里,杜中宵叹了口气:“京城演武之后,所有人都在问为什么,派了这么多重臣来,让我怎么说?明明已经写在那里,人人都该知道的,却偏偏做不好,谁有办法?无非是那么几个问题,对于朝廷来说,对天下、国家,为什么要有了军队?军队要做什么事情?要完成哪些任务?怎么完成任务?对一个兵员来说,为什么来应征当兵?当兵要有哪些素质?要做什么事情?其他的就不必说了,就问,这几句最简单的话,朝廷的大臣们搞明白了吗?军校里学的人搞明白了吗?”

王拱辰道:“节帅,恕我直言,这些话,朝中大臣还真各有答案,相差并不远。”

“好,有答案,那就好。那么把朝中大臣的答案,生发开来,怎么建军,怎么练兵,怎么选将,成为一个体系,能不能跟军校里教的,对起来。内翰,所有条例、册子、编制,人员的选拔任职,都是从这最几句最简单的话开始,一步一步丰满起来的。各有答案,我很清楚,不要说朝中大臣,问一个村秀才都有自己的答案。只是这个答案,跟整个军制、训练、作战的体系,能不能合起来。说一句话容易,这一句话贯穿到整个体系中,那可就不容易。没有这个基础,教的人,学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王拱辰点了点头,道:“可惜我不通兵事,节帅虽然说得明白,却还是不明所以。还请节帅说得明白一些,这些内容为什么重要,是怎么形成一个——节帅说的,体系的?”

杜中宵看着王拱辰,想着措辞。愿是简单的东西,越是难以说得明白。不过今天,看来不说得清清楚楚,最少要让王拱辰明白,以后做事会更麻烦。

杜中宵的记忆中,王拱辰没什么印象。他十八岁那年,在京科举,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省元欧阳修会中状元。连欧阳修自己都这么认为,还做了身新衣服,准备中状元之后穿。年轻的王拱辰跟欧阳修皮了一下,偷穿了他的衣服,开心地道:“我做状元了!”然后他就真地做状元了。不要认为这个状元是王拱辰捡来的,这个时代的状元,最少在智商上不用怀疑他们。

王拱辰在历史上不出名,但是他的后代出名。一个外孙女是李清照,还有一个孙女,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只写王氏,丈夫是秦桧。外孙女留下的是好名声,孙女却丢尽了他的脸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