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242章 百炼钢化绕指柔(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章 百炼钢化绕指柔(上)(2 / 2)

这话听着有些刺耳,一时几个人都没有说话。话虽然难听,道理却是这么个道理。没有手下的差役公吏听令办事,就凭几个官员,在地方上能办成什么事情?没有公吏差役捧着,百姓眼里官是什么?

杜中宵又道:“官员在地方,理政为治民,淳风俗为教化,最重无过于此两事。都是官员用各种办法做好这两件事,至于百姓们怎么想,安乐不安乐,其实是不怎么在乎的。秦用法家之术,一统天下后二世而亡,人人皆知其害处。汉承秦制,其实岂止是汉,百代皆行秦政治,方法变了,本质没变。什么是秦政治?就是自上而下,一根棍子从朝堂捅到地方。朝廷力有不逮,才有公吏差役,帮着做事,同时把朝廷下来的官员捧起来。吏有封建,就是朝廷还没有办法,把最后的地方封建破掉。这只是个方法问题,只要朝廷的实力强了,最后的封建也可以破掉。秦时一切以上意为尊,小吏同样可以不封建,役同样可以远处征发。只要不在自己的地盘,他们就是朝廷的一部分,并不妨碍大一统。”

韩绛皱眉:“如此说来,封建是为了省钱?秦二世而亡,亡时强军犹在,财宝堆积如山。”

杜中宵摇了摇头:“说省钱也不对,而是为了省事。天下封建,只要与朝廷比起来,如星月与日光争辉,便不足以威胁到朝廷。哪怕是周,各封国如果没有互相兼并,只是小邦,如何能威胁周室?把封建推到县下面,甚至推到地方势力人家,天下不乱,他们还能翻了天不成?只要稳住他们,朝廷捅下来的这根棍子,就太平无事。这样说,是行秦政治,治理天下是从上而下,而又参用周法,不完全大一统,地方上还有封建在。大户可以传承数百年,把持地方,而又无力对抗朝廷。现在天下内忧外患,这两年好一些了,前几年糜耗钱粮,处处缺钱,搜刮得狠了,乱子不少。外有强敌契丹,党项又乱,再添外患。有识之士各凭智慧,各抒己见,改良朝政的办法。现在看来,大多不靠谱。”

“根本上不变,什么好办法,都无用处。纵救得一时,时间久了,又会成一害。其间核心,无非是两个字。第一个字是钱,第二个字是权,权和钱结合起来,就是封建。为什么这么讲呢?朝廷大一统,如果有朝廷之外的人,既有权又有钱,那就自成一体,朝廷管不到,就成封建了。吏有封建就是如此,地方上的大户有钱,做吏了又有权,虽然被朝廷派来的官员管着,还是封建一方。”

说一个人作风封建,思想封建,是杜中宵所熟悉的。可那时说的封建不是这个词的本意,本质是一个外来词,意思是守旧,家长制一言堂,其实都跟汉语本意的封建关系不大。把社会分层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认识是外来的,不管意识形态,都是把欧洲的历史,当作了惟一的历史认识。其实世界大部分地区,都不是那个样子,进行一定改造,大多地方可以勉强套进去而已。但大一统传统悠久的中国,套到这个模板里就会处处不适应,看历史别扭,认识现实也会觉得别扭。提出历史唯物的人,当时也说得明白,这是欧洲的历史,遥远的东方是不是如此他不知道。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要实事求是,不能扭曲历史,不然得出来的认识跟现实天差地远。

封建地主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在大一统后,秦失其政,后来的朝代都退了一步,保留了地方的封建。当然有个过程,从地方豪强,发展到世家贵族,也用了几百年。唐后世家贵族不存,小地主兴起,慢慢再发展成封建一方,也有几百年的时间。宋朝是个转变的时候,小地主的封建刚有苗头,并没有真的成形,以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分历史阶段,用来指导社会现实会非常可笑。杜中宵学的大部分的政治和历史知识,对于这个时代的改革,本就没有多大用处。但其中的分析方法,特别是以生产资料为核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如此这些,是非常有用的。其中的不同,是自己身份的转变。不再以人类和历史的大救星,天然的未来代表者这种救世主的眼光,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看世界自然就不一样了。

欧洲的文化,天然带有宗教色彩,无神论同样如此。科学不进步信奉神明,信奉救世主,科学进步了信奉科学教,是他们一贯的传统。这种文化发展出的社会制度,从上而下,必须要不断封圣,圣人不断才能稳定。如若不然,宗教的基础就会崩塌。不管什么主义,欧洲而来的文化都是如此。大一统的制度需要不断出现圣人,要么就教会分散,各地自治,从下到上反过来。

所以欧洲人殖民外地,先考虑的是面对的土著人,是不是人。而不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更加不会和睦相处。他们把发现的地方称为新大陆,上面的土著不是人,而是可以任意砍伐、驱赶的人外的自然之物。最终发现要跟他们不一样的人,共同生存了,首先困惑的是什么是人,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脱离了欧洲人主导的民界,一个中国人,不会产生那样的困惑。再用那样的眼光,认识世界尚且难以做到,何谈改造世界。杜中宵用了很长的时间,慢慢一步一步从以前定好的封建社会走出来,再来重新认识自己所面对的,理解以前的知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