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皇宋锦绣> 第八百三十八章 筑路机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三十八章 筑路机械(2 / 2)

韩江当然知道,这笔钱,对于定海军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大问题,为了300万的劳动力,别说是3亿,就算是更多,也愿意给掏出。

300万人,可不是之前几万人,这个需要一个完整的运力,主力当然是火车了,在不知道新修建的铁路线,到底是什么时候,能够修建完毕,在此之前,他只能够考虑北宋到山海关的铁路。

一列火车,3节车厢,挤一挤,差不多能够容纳120个人,也就是说,一列火车差不多能够容纳下360人左右,300万人,需要1万列。

以一天40个车次来计算的话,要单纯把这些人都给运送过去,需要250天的时间。

这就是半年多了,别说北宋不同意,就算是定海军,也不会把时间给浪费了,北宋为什么这么快就同意了三抽一的这个办法,不就是为了钱么,为了最快速度的同意,他们甚至不惜给东府1成半,同时也接受了,第一年甚至要扣除4成5,为的就是最快的时间通过,然后获得足够多的管理费。

半年多,甚至快一年的时间,这个他们绝对不愿意去等,节外生枝这一点,谁都会知道。

300万人,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必须要重视起来,在北宋没有意识到之前,把人弄到定海军去,去了,就由不得北宋了,只有这批人弄到了,接下来,一切的工作,就容易了一大半。

北宋目前的运输速度,铁路虽然还有余力,却不多了,增加发车密度,这个似乎不行,北宋的管理,已经到了极限了的,再快的话,肯定会出现问题,到时候,别说增加下来,

增加了,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会出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

出现问题,可不是愿意看到的,这是运送的人,还是密度非常大的,真的死一些,那可就影响大了。

好在韩江还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在认真的询问了定海军的铁路密度之后,他发现,如果把山海关到汴梁的铁路,给提升一下的话,不用更改设备什么的,直接使用定海军的人员,这样可以让整个的行使密度增加3倍,也就是说,可以让日发送的火车数量,达到120辆,这等于说,运输的效率,一下子提升了三倍以上。

这样算下来,就算是把300万人,集中给送过去,也只是需要2个月的时间。

同时,韩江也比较的关心,汴梁到山海关的这个信使的铁路的,这个铁路修通之后,不说速度,速度只是次要的,单纯说的一辆火车的载重,就足以了解决这个问题了,

一列火车,可以有15到20节车厢,单纯一列火车,就可以带走2000人的,一天发送50列火车的话,就是10万人,加上马拉火车的分流,可能会在短时间完成输送的。

在跟北宋沟通了之后,韩琦敏锐的答应,同意定海军的要求,汴梁到山海关的这一条铁路线上,引进定海军的管理人员,用于提升效率。

所有跟移民有关系的东西,全部都是第一序列的,甚至定海军直接就准备好了人员,北宋一旦答应,消息传回去之后,就立刻进入到北宋境内,接管整个铁路。

同时,所有铁路上面的数据,都已经进行了记录的,并且通过后方的庞大的计算能力,计算完毕了,一些前期的调整已经开始了。

第一天就涉及到了近50个车次的调整,不但让整体的效率提升了10%以上,同时,也见缝插针的增加了20%左右的车辆。

单纯这一点来说,就已经让铁路的效率提升了30%以上,也就是说,就算是用这一条的铁路,也可以节约接近2个月的时间的。

不过,后续的变化还在继续,一个个项目,一个个的磨合,计算的数据跟大局控制相结合,不但每一列火车,他们保持相对稳定的速度,可是整体的效率,提供车辆也迅速的增加,每天在这一条铁路线上的车辆,也开始增加的,很快到了之前的2倍,之后的增速才逐步的放缓了起来。

提升是非常显著的,可是对于北宋来说,却一头雾水,这些都是最为简单的步骤,看起来没有调整很多,也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法,可是整体上,就是这么高,到底是什么原理。

并行原理和统筹原理,这个到后世的20世纪才开始提出并且研究的原理,在北宋这个时代提出,北宋当然是不明白的,就跟最简单的统筹学,烧水需要10分钟,洗碗需要8分钟,泡茶需要2分钟,这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加法,可是在统筹学之中,一些可以在中间时间准备的,可以并到一起,就形成了节约,不明白整个基本的原理,当然看到的是简单的调整,最终产生的神奇效果。

北宋不能够学会原理,却会比葫芦画瓢,如果严格的按照整个规章制度来执行的话,是可以提升效率的,可是没有微调,长期的话,很多东西就会出现变化,慢慢的,量变达到质变的程度就会变得比之前效率更慢,甚至到无序的程度。

到时候,强行按照定海军的规则实行的话,不但产生不了太多的效果,反而会应为相互之间的影响,甚至还不如原来散乱。

这些北宋都不知道,可是定海军知道啊,定海军的这些人员,负责梳理了整条铁路的路线,从布置到车次的时间,速度等进行了简单的调整,整体效率显著的提升,并且伴随着熟悉程度的增加,提升的效率越来越快了起来,每天输送的人员,也越来越高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