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资治通鉴>那些道儿> 第十九章 从萧何VS刘邦看职场厚黑学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从萧何VS刘邦看职场厚黑学 下(2 / 2)

刘邦也是个没有水平的人,他的这段道理是从政的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是不能明说的。就像一般企业里面,人事、财务都要尽量和员工保持距离,并且对于一些福利、报销、考勤、罚款制度设置一些门槛,这样可以避免员工滥用公司的福利。所以很多门槛实际上是出于老板的想法,只是让财务和人事部门出来做扣钱的恶人。而对于老板来说最好是在赏赐,奖励的时候出面,做好人,做员工们都喜欢的人,这样的公司状态是比较和谐的。如果一个公司财务、人事主管和员工打成一片,老为员工请命,让老板来做恶人,这种状态是不和谐的,是有风险的。但是这个关系是所有的公司都不能挑明,不能明说的,大家心里知道就可以了,说出来就低级了。另外刘邦举例子的水平也很低,什么不能说,偏偏举了当时天下人都痛恨的秦朝的例子,根本就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王卫尉说:“只要对老百姓有利,就向皇帝去争取,这正是一个好宰相的行为啊,陛下为什么要怀疑相国收了商人的贿赂呢?而且陛下之前和楚国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后来陈豨﹑黥布叛乱,陛下又是自己亲自出征的。在当时,萧相国独自镇守关中,只要关中稍微有点变故、动摇,整个函谷关以西就不是陛下您的了。(原文:‘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萧相国当初整个关中都不要,怎么还会要商人的贿赂呢?再说秦朝因为不知道、不分析自己的过失所以丢了天下,李斯为秦始皇分担过失,又有什么值得效仿的呢?陛下为什么要那么轻易的怀疑相国啊?”

这个王卫尉是九卿之一,也是个大官了,只不过这个扛枪的根本不知道刘邦、萧何这些耍笔杆子的政治斗争的险恶,他很单纯地讲出了一个局外人对这个的看法,居然也是句句在理,无可辩驳。刘邦当然知道他自己那点黑色的心里活动是不可告人的,说萧何收了别人的贿赂,天下人都知道是瞎掰,根本不可能是事实,所以非常得不爽。史书非常形象地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这时候刘邦的心情:“高帝不怿(yi,开心的意思)”。

不爽归不爽,刘邦高明的地方就是他懂得审时度势,毕竟刚刚统一天下,江山还没有坐稳,他也怕杀了萧何寒了士人的心。当天,他就派人持符节赦免释放了萧何。萧何本来以为这次真得在劫难逃,要和韩信殊途同归了,没想到刘邦开恩放了他。他虽然年纪大,但是一直就对刘邦很恭敬,这次更是诚惶诚恐,光着脚到刘邦面前去谢恩。

刘邦看着老战友的惨样心里多少有些不忍,但是对萧何陷他于不义的请求还是余气未消,讲了一段我们从今天来看很奇怪的话。刘邦说:“相国您拉到把!您是为老百姓请愿,让我让出上林苑,我不允许,我就是一个桀纣一样的昏君,您老就是向比干一样的贤相好吧。我故意把你抓起来,就是想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我是错的你是对的,这下你开心了把。”(原文:“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不算标点符号,整整39个字。个人从来没有在惜字如金的正史上看到过一个王朝开国皇帝说过这么低级的话,这根本就是市井小民吵架、耍无赖的语气。司马迁敢在西汉的时候就原原本本,活灵活现地记下了开国皇帝这样的言谈举止,绝对是有种啊。

【最后辉煌】

“为民请苑”事件后,萧何低调做人,不敢再在刘邦面前发声音。到了汉十二年四月(公元前195年),萧何像两千两百年后的蒂姆.库克一样等来了刘邦的寿终正寝。汉惠帝即位,萧何继任丞相,重新得到重用。这期间他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制定了汉律九章。一年后,萧何也终于油尽灯枯,到地下继续去侍奉他的老领导去了。不过他在去世前向汉惠帝推荐了曹参,曹参也依照萧何制定的制度执政,并留下了“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萧何也算死得其所了。

我们总结一下萧何和刘邦的交锋,可以整理一些职场厚黑学的东西。当职场上,我们有一个聪明、强硬、猜忌的大老板或者部门领导的时候,这时候要做一个称职、稳定的二当家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不要吝惜留些把柄给老板,因为聪明的老板是不会用这个把柄来伤害你,但是他会因为握有这个把柄而信任你的。

第二,做事要低调,不要过于表现自己,要和下面的团队保持一些距离,不要让领导觉得你在拉拢团体,孤立领导。

第三,不要陷领导于不义,不能自己做好人,让领导去做坏人。

道理就是如此的简单,至于如何采纳,更多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