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资治通鉴>那些道儿> 外一章: 中国历史名将 之理论远远大于实践的孙武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外一章: 中国历史名将 之理论远远大于实践的孙武子(2 / 2)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赏罚分明,立信立威这个成功的核心部分。法家的严刑峻法,实际上他们的赏罚是把人当成动物来圈养的,你下多少奶,做杀多少人,打多少谷子就给什么爵位;犯错也是一样,一个人犯罪连坐好几家人被砍鼻子、削耳朵、剁脚板。就像孙武一样:“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我管你花容玉貌、千娇百媚,只要入我军中,必要受我法度;我砍了你两个沉鱼落雁、三千宠爱,自然其他人就噤若寒蝉了。

法家管理上成功的核心要素,也往往是他们个人最终悲惨命运的。大家想想看,那两个宠妃家族在吴国可能也会有外戚的背景,宫中应该也有势力的支持,被孙武那么莫名其妙的咔嚓了,坑定心里会有怨恨;到了后来孙武领兵肯定还会得罪人。吴王在的时候可能没人敢动他,可是等到君主一下台,其他人上位,那么严刑峻法得罪很多人的法家、变革家本人的下场往往是悲惨的。

说回孙武,在训练这帮美女走秀队以外,《史记孙子列传》给我们记载的孙武的战争实例就非常少了。只有“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一共就这十九个字。这里面他所参与的战役就是向西打破了楚国,攻克了楚国的国度郢都;北面威震齐国和晋国;在春秋后期吴国在诸侯国大大的出名,有小霸之称。孙武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不过史记也没说孙子是主攻手。在《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以上的了功劳主要是伍子胥和孙武给吴王阖闾,和当时的太子夫差出谋划策的结果,他们在战略时机上给了些建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吴国还是有过败仗的,在吴国攻入楚国国都以后,申包胥到秦国借了兵,也就五百乘,万把人不到,居然就打败了吴军。后来楚国趁阖闾和他弟弟夫概内乱的时候,也出兵攻击过吴军,吴军也败退过。虽然从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对于这两次败仗孙武有没有出过什么特别的主意,但是实际上孙武作为吴国伐楚主要的将领之一,孙武一定也是在军中的,那么即使两场败仗可能不是孙武指挥的,不过多少孙武一定也是有些责任的。

虽然后来“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魏,南服越人”,但似乎里面很多是政治和军事的威慑,实际上领兵实战的案例不是很多,而且伍子胥和孙武具体谁指挥了些什么战役,那些是伍子胥领兵打得,那些是孙武的手段,也没有很明确的说明。

后来什么时候孙武离开了吴国,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是不是他怕吴王或其他人因为宠妾被杀而对他怀恨在心给他穿小鞋,所以离开,这个我们也无从得知。

从以上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孙武是个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战略家,是很强的军事政治家。他很多军事的谋略是采用了政治的手段,这些谋略不受战争新式的约束,具有长期的可适用性,所以现在西方人还是特别推崇《孙子兵法》,把它成为战争艺术(《theartofwar》),大家看好了,这是艺术,不是实战指南、手册,这个翻译实际上已经很好得为《孙子兵法》做了注解。

所以在冷兵器时期的战国,孙武他未必是个天才的指挥家和实战家,至少在历史上他留给我们的实战案例太少了。他也没有独自领兵打仗的机会;历史更加没有给他一个组织数十万人大战的舞台,他很多时候是以参谋的形象出现,而这个参谋也没法保证军队不打败仗。

但是仅仅凭《孙子兵法》我们至少可以把他当做中国历史第一的军事艺术家,第一的军事思想家,这个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从军事思想上,孙子在他所有的军事理论和战略中把内政和内部人民的安定都是看做高于一切的,他不喜欢那种伤亡很大的攻坚战,他更加多得把战争在不得已的时候做为政治的补充,所以他的武德是很高的。

我个人给孙武一个综合评分(军事战略:100;训练:98;统御力:95;实战:90;武德:10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