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进京疑云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进京疑云 上(2 / 2)

除去这两次,李序然一个文官能有这么大的功劳已经相当不错了,战绩是很明显的:攻下了这么多的城池,占领了这么多的地盘,最为关键的是,消灭了不少敌军,乌金现在能调出来打仗的将士已经就剩下七万人马了,李序然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沙之患,彻底的伤了赫利大王的元气,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力气再和朝廷抗衡了。

同时,李序然还有一个很大战绩,那就是他采取的政治加军事手段的策略,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沙百姓们对朝廷的仇视态度,更为关键的是从当地得到了充足的粮草,为朝廷省了不少银两,也为百姓们少了不少税负,这可以说是文官元帅最大的一个优势,也这次征战另外一个最的收货。

所以,在一驰看来,无论如何李序然都是可以得到奖赏的,但是这也不排除将李序然调出军营回京城的可能,因为,这三十万大军现在对付剩下的敌军是绰绰有余的了。而让另外一个人指挥大军可以免了皇家的顾虑,那就是新来的元帅和士兵们还没有那么感情深,所以,即使他有什么异心,朝廷让他们班师的时候,他们就不可能自立为王,只能乖乖的听候调遣了。

只是,这样做对李序然来说是太不公平了,李序然是最年轻的一品大员,要是能给他一个和统帅差不多的职务,也能说得过去。

这一点一驰也想的很细,按照李序然现在的职务和资历,回京后当个六部中任何一个部的尚书是很有可能,不过以他的经历来看,礼部工部尚书的可能比较小,由于他统兵多年,所以考虑到安全性,让他当兵部尚书的可能性也不大。

根据一驰的分析,李序然进京后最大的可能就是吏部尚书或者刑部尚书或者户部尚书,这些职务都是掌管着朝廷官员任命或者钱粮还有刑狱的大权在握的重臣,同时,李序然现在已经是正一品,他极有可能挂着大学士的衔来获得职务和品阶的平衡。

李序然听了一驰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不过,他现在没心思考虑这些,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计划还没有实现,那就是他还没想过就这样离开北沙,因为他的计划和北征的这几十万大军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至于尚书大学士什么官不官的,李序然倒不在乎,他是穿越过来的,他知道过不了多久,这个没落的王朝就会凋落,而等待他们的则是列强们的侵略和欺辱,所以,就是当了皇上又能怎么样?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机会为这个国家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比如强兵,比如制造一些新武器,传播一些新的思想,任命一些爱国且善于治国安邦的能臣干将,到时,那些列强就不能欺辱他们了。

况且,他的时间有限,一旦没有了时间或者能力,那他的计划就实现不了。

他李序然的心里很清楚,他做过地方官,做过封疆大吏,现在又是几十万大军的统帅,所以,他的基础是很广泛的,而他对当地的百姓和民生以及军队很了解的,现在,他最缺乏的就是要在京城做官,要有中枢机构任职的经历,这样一来,他就对这个国家整个运转都了解了,了解了就有发言权了。

而有了发言权了,他就可以开始他真正的最后的改革了,因为他是穿越过来的,他最为一个现代人,要了解这个时代的人,好多事情要亲身经历了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而,要真正的实现他的改革大计,就必须要真正的了解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人和事情,官和民,风俗和制度。

还有个条件,那就是他必须要有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要和皇上一样大的权力,甚至比皇上的还要打,因为,他要的心服口服,而不是只是嘴上整天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但对朝廷的政令却阳奉阴违的,这样是很难真正能坚持下去的。

但是具体怎么操作这件事情,他还没有想好,于是,李序然对一驰说道:“也许我们想多了,说不定这次进京后就是述职,过不了几天就回来了,等进城后再看情况吧,这里的民生就交给你了”。

一驰走后,李序然再也没有了睡意甚至困意,他知道在去京城之前他还有几件事情要做。

首先,大邺府一站,乌金可以说是大败,这个消息自然会很快在大邺府甚至整个北沙传开,现在乌金也没有多少兵马了,剩下的那些县城的守军们也没有了斗志,所以,现在是攻占大邺府最好的时机,他要趁这个机会,占领了大邺府,然后对整个驻军进行调换布防。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李序然要在这么多府县再次进行一次布告,现在除了都城府和泉州府外,就都是李序然占领的地盘了,不少是刚攻下来的,所以,必须要安抚这里的百姓,像去年一样,要给他们拨粮,要给他们指导如何养蚕织布,如何筑坝养鱼,还有如何开垦荒地等等。

还有一点,就是要向这些将军们重新调整,军中不可一日无帅,那怕是他临时去京城,也要在这里选个副帅,负责日常的事务,这样是为了防止军心动摇,也是作战的需要。

想到这里,李序然才反应过来:对啊,应该找梦盈商量商量啊,她才是最能和自己说话、说心里话的人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