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七十九章 万人送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九章 万人送别(2 / 2)

李序然一步步的走向他们,这一百多米的距离就好像银幕一样,将他在太仓的足迹慢慢的勾勒出来。

他清楚的记得:就是在城门不远的地方,他将城北的白家大公子抓起来的,当时百姓们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而到了太仓县后,给他接风的竟然是城中的富商恶霸;银满楼的赴宴、白霸堂的笑声……

他更记得,刚到县衙时差役们的慵懒和涣散;山匪们猖獗的过街骚扰;同时,李序然不会忘记,之后县衙里有了每天早上的操练和呼喊声、自护队的成立,县衙各个小分队的成立……

刚到太仓时看到这里偏僻落后的情景,看到百姓们的贫穷和无助的样子,看到饱受干旱之苦的田地,人们几乎不知书院为何地的情景在李序然的脑海了久久不能抹去……

后来,县衙的差役终于训练完毕,自护队也成功建立,白霸堂被抓、樊老爷被抓、陆老爷被制服;山匪被剿,水渠开建、荒地和林地被垦、肥料进了田地、新房屋盖起来,书院里也有了朗朗的读书声……

李序然也记不清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的无奈和愤怒,无数次的借酒消愁……

“知县老爷,知县老爷”,为首的一个老人说道,这位老人正是当年李序然拜师学艺种地的那个老农,自从他看到太仓欣欣向荣的情景后,人也好像年轻了几岁,逢人就说:知县老爷还向我学习种地的诀窍呢,你们可要好好种地啊……

这时,李序然才缓过神来,他已经走到了他们的身边。

“李大人,听说你要到南江去赴任了,可是不管你当多大的官,我们还是想叫你一声知县老爷,知道你今天要走了,我们大伙想送送你,可是人太多,在县衙门口站不下,所以大伙就商量在这里为老爷饯行,知县老爷,大伙舍不得你走啊”,说着大家都跪下来了,不少人流下了真情的泪水。

李序然急忙将老人们扶起来,同时,大声的喊着让后面的人快站起来。

这时他看见了中间有好几个年轻人扛着一把大伞,旁边还有一个小木盒子。

这个大伞李序然知道,就是所谓的万民伞,这是古时乡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的姓名,以示挽留和赞扬的意思。

但是,那个小木盒李序然就不知道了。

这时,另外一位老先生说道:“知县老爷,时间仓促,大伙们知道你是个清官,每次过年给你送的年货也都被拒绝了,这次路途遥远的,大伙商量了一下决定就送你两样东西”,说着那些年轻人就把伞和小木盒抬过来。

“李大人,这是大伙给你的万民伞,太仓县百姓的名字都在上面的小绸条上,不会写字的就由他人代笔,八万多人都在上面了”。

李序然轻轻的抚摸着这一张张的小绸条,上面的好多的名字他都能和本人对的上,因为,他和这些人都打过交道,甚至有了交情。

伞的中间写着:“清真廉洁功勋卓著”八个大字。

显然这是太仓百姓对李序然的评价,也是最好和最高的评价。

人们常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这是什么?这就是民心。

这时,老人又把那个小木盒拿过来,李序然看到上面写着:太仓粮仓四个字。

“李大人,里面是八万多粒米,是太仓每个人亲手挑的,每人一粒,大伙商量了一下就叫它为太仓粮仓,要是没有李大人,就没有太仓这么丰厚的粮仓,没有这么好的收成,更不会有现在的丰衣足食”。

李序然接过小木盒,慢慢的打开,里面的米粒个个饱满无比,这是太仓百姓的心血,也是自己的心血所得来的。

李序然的眼睛慢慢的模糊了,他在太仓的改革大计成功了,太仓的百姓成功了。

那个老先生说道:“李大人,这还有九个果子,是你亲自栽的树上结出来的,你太仓百姓将时代谨记你的教诲”。

李序然接过老先生给的东西,虽然是九个果子,但是他感觉却沉甸甸的。

接着,他们送给李序然的随行每人一件衣服,全是太仓县自家店铺出的料子和自家的织法。

杜唐、安刚以及十三骑的人也经常到百姓的家里去,他们也在这些百姓当中有良好的口碑和威望,所以根据他们的身高体重量身定做一件衣服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这样过了好一会,张庆峰向他们大声说道,李大人必须要启程了,因为带着家眷所以行程较慢,不然就耽误了朝廷规定的时间了,他们才真正的开始道别。

这时那个老先生感动的说道:“李大人,你是太仓县的恩人,太仓县所有的人都不会忘记李大人的功德,你改变了太仓多年的贫困落后和匪患,太仓县遍地都有大人的足迹,太仓就是李大人的家,我们随时欢迎李大人能回家看看”。

李序然跳上马车,站在高处大声的说道:“乡亲们,谢谢你们的好意和认可,谢谢大伙们多年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大伙能珍惜我们的劳动结果,继续我们的太仓建设,你们说的对,太仓就是我的家,我们会回来看望大家,看咱们的太仓县,因为,我相信太仓的明天会更美好”。

说完后,李序然跳下马车,再次和他们道别,但是,这把伞太大,路上也不方便拿着,于是他让张庆峰和沈捕头把这把万民伞带回县衙,替他好好保管,同时也希望能以伞自勉,好好的替百姓做事。

至于那个小盒子和九个果子,李序然便吩咐杜唐装上马车,自己也上了马,他要去往很远的地方了。

太仓县为官三年多,走的时候能有这几样东西,值了。

这时,百姓们从中间让开了一条路,李序然他们便从中间走了过去。

“李大人一路走好,知县老爷,李大人常回来看看……”,听着这一声声的道别和祝福声,看着一张熟悉的面孔,李序然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人群中间走过去的……

离开太仓后,李序然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由于带有太太梦盈还有小孩的缘故,所以他们的行程较慢,但是他们也不敢耽误,能不歇的就不歇,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也只能找个客栈住下了。

就这样他们走走停停过了几天,马上就到泰州府了,李序然看到了前面城门上的字,这时已到了下午时分,看来,又要在这里住一宿了。

就在他们准备进城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俩个人骑马走了过来。

“大哥,快看,是一驰和尘远兄弟”,还是徐明的眼尖,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大哥,大哥,我们在这里等了你两天了,我们估算着,这是你去省城的必经之路,也该到了吧,这下好了,知道这个消息后,可把我们高兴坏了,兄弟们又能在一起了”。一驰和尘远说道。

原来他们是提前来接李序然一行了,这时,杜唐和十三骑的人看见他俩也激动坏了。

这时,李序然高兴的说道:“太好了,今晚咱们就在泰州府留宿,弟兄们好好的喝一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