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明朝第一弄臣> 第744章 土包子逛大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4章 土包子逛大明(2 / 2)

这情况要到嘉靖年间才会有所改变。那时,有汪直等海盗的指引和运送,倭寇得以再次踏上中土,而沿海的卫所却更加堕落了,城池也是年久失修,渐渐破败,此消彼长,这才钩起了丰臣秀吉的野心。

现在还是正德年间,威海卫也不是从前的那个破败卫所了,所见的一切,当然会让倭人们震惊不已。

“确实如此,威海卫地处内地,原非被敌之地,只是在国朝初期,有些海寇时而来袭,算不上什么大患,自然也不须建设多雄伟的城池来防御啊。”

林瀚一拂长须,呵呵笑着,从容解释道:“如今大明重建海军,震慑海疆,已不复旧曰景象,这里的城池的作用就更小了,大抵也就是防御盗贼之流,让城内百姓图个安心罢了。真要说到雄城,边疆才是雄关林立之所,至于说数一数二,那自然要数南北二京了,呵呵。”

“……”这样的城只是防盗贼?倭人们面面相觑,这要放在本国,那是足以傲视天下的雄城了,哪个大名要是有这么一座城,就再也不用担心防守问题了,只管考虑扩张就是,除了围困,他们完全没有攻城的手段。

也有倭人暗自嘀咕,觉得林瀚等人吹牛,特意带他们到了大明最繁荣的海港城市,借此打击他们的自信。不过,这样的观念很快就动摇了,因为行程的第二站是天津。

威海卫只是个中转港,有些仓储,不过更多的是服务设施,功能是很单一的,论繁荣程度,连天津的十分之一都及不上。

所以,到达天津的时候,倭人们的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港口很大很繁忙,光是停泊的船只,就已经让人惊叹了,倭人们何尝见过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船?进出港口的船只更是络绎不绝,船只张开了风帆,滑行在海面上,如同白云朵朵,美不胜收。

踏上码头,入目的景象更是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连绵的房舍,一眼望不到边际;方方正正的仓库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如刀切豆腐一般;还有作坊里不断传出来的金属碰撞声,让人一听就能感受到里面有多繁忙,或浓或淡的烟连成了一片,伴着劳作的噪音,形成了一副奇瑰的景象。

之所以知道那些是作坊,是因为作坊之间都有轨道相连,时不时的就有一辆小车通过,每辆小车上面,都高高的堆着各种产品。那些配件和半成品,倭人们自然认不出,可成品他们却能认出来一些。

“那车上的……都是摆钟?”细川澄元神情恍惚的喃喃问道。

“是啊,这些是最新的型号……”轮船到来的动静很大,严嵩等人也被惊动了,迎上来时,正听到细川的问话,他循声看了一眼,随口答道。

“最新的?跟从前的有什么区别?”

“也没什么,零件采用了最新的精钢配件,所以使用寿命延长了不少,此外,发条的弹姓也有所增强,上一次发条,能用的时间也更长了,还有……”

严嵩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上意,谢宏是个手艺人,正德也喜欢这些有趣的机巧东西,他自然也是努力的学习着。在天津这一年多以来,他成功的转变成了一位实干型的官员,这些技术上的东西也是随口就能说的出,而且说的还很专业。

“……”倭人们互相对视着,一脸的不能置信。通过海贸,大明的商人早就将钟表带到了倭国,作为京畿的管领,离界町也近,细川也曾得到了这么一件礼物。

这么神奇的东西,他当然是奉若珍宝,并且到处炫耀了,据送礼之人的说法,这摆钟是举世罕有的珍宝,在界町买的话,要几百贯金子才行。

胜仁登基五六年,才盼来了朝仓家的献金,然后就有了解决登基典礼的希望,而朝仓家的献金也就是五百贯而已,也就是说,献金的总数跟一个摆钟是差不多的,其珍贵也可见一斑。

但是,入目所见,这摆钟在天津是量产的,一车一车的被推了出来,光是他们登陆并张望的这点时间,他就已经看到两车成品了,这一天到底能产多少出来啊?

一个就几百贯,那么,这一车就是……这一天则是……这一年下来……他觉得有些头晕目眩了。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