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明朝第一弄臣> 第616章 哥哥我还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6章 哥哥我还要(2 / 2)

谢宏并不知道,为了解决正德的个人问题而引起的麻烦,远不止他知道的这些,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着,由于他的蝴蝶效应,也同样因为历史的惯姓。

……京城,王府书房。

“明仲,你终于来了,江南的准备可完成了?谢阁老可定下了发动的时间?”见到王鉴之,王鏊甚至连寒暄都没顾得上,眼中惊喜的神色一闪,立刻就直入正题,以他的身份做出这样不顾礼仪的事,急切之情可见一斑。

“准备已经差不多了,”王鉴之被他吓了一跳,于是也紧张了起来,“王阁老,可是京中又有什么变故?”

“变故,唉!”王鏊面色愁苦,嘿然长叹道:“明仲你一直在外奔波,还不知道,如今天津那边也建了港,不但从事海贸,还兴建了许多作坊,向外广招流民,声势极大,影响甚至还在旅顺之上……”

“又一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王鉴之大吃一惊,建海港倒和安置几十万流民那是两个概念啊,前者只有有个好地方,足够的银钱砸下去就行,可后者考验的可不单单是财力、物力。

以史为鉴,封建王朝最怕的是什么?他们最怕的就是流民,没有之一。

唐末藩镇为祸,可残唐还是苟延残喘了几十年;汉朝宦官外戚为祸,可若是没有黄巾大起义,汉朝四百年江山也不会就此断送;蒙元入寇,神器沦丧,最终驱除鞑虏的还是以流民为主的义军。

所以,解决流民问题,不使其扩大化,是每个士人都要思考,很可能面对的难题,王鉴之当然知道,以区区一个天津卫,骤然安置以十万计的流民的难度有多大。

钱粮当然要有,可更大程度上,看的还是组织力和营建能力。就算之前有将近半年的准备时间,可在短短数月内,不但安置下了流民,并且还能将其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甚至天津的繁荣已经让王鏊这样的大学士忧心忡忡,这其中蕴含的味道实在可敬可畏啊!

“唉,李西涯一直在说书院的问题,可大多数人都没重视,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兵权、财权上面,可到头来,做出致命一击的正是这个书院。”

王鏊摇头苦笑:“严惟中去天津,身边带的就是书院的学生,也正是这些人,如今正在天津奔走效力,那里能有如今这番局面,固然少不了谢宏运筹之功,严嵩督促之力,可却也不能不提这些人啊。”

“阁老说的是……”王鉴之默然。

“还有科举……”越说心里越不是滋味,王鏊摆了摆手,转移话题道:“嘿,算了先不说这些了,总之,对付谢宏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必须一击即中才行,明仲,江南如今筹备可足?”

“那歼佞果然狡诈,在卖给我们的船只上面,动了不少手脚,材料是当场就检验出来的,还有其他的,是回航后才发现的。”

王鉴之恨声道:“那船承载量不大,顶多只能装下三十来人,而且船身又轻,与大船相撞的话,很容易倾覆,传统战法根本用不上,所以,关键就在于船上配备的武器。”

“那武器上有陷阱?”

王鉴之摇摇头:“陷阱倒没有,不过,那霹雳炮靠的不是炮本身,而是发射出的弹药,那种火用水扑不灭,发射又快,所以才犀利非常。买回来的船上倒是有武器,也有弹药,可那弹药却是普通的硝磺所制,用以作战也不是不行,可威力就要小得多了。”

“真是……狡诈。”王鏊咬了咬牙,吃过太多次亏,他也懒得骂了,何况形容谢宏,也就是这个词最贴切。

“此外,船尾的驱动装置,都是用精钢所制,用普通铸铁的话,效率会差很多……”王鏊也不骂了,这种事谢宏干了不止一次,多这一次也不多,反正依王鉴之最初说的,这些问题都应该已经被克服了才对。

“只是,那歼佞未免小觑了天下英雄,自视过高了,以为只有他才能做到这些。哼哼,实则,江南同道集思广益之下,已经克服了诸多困难,等到图穷匕见之时,必然让那歼佞大吃一惊,乖乖授首!”

果然,摆明困难之后,王鉴之傲然一笑,低声在王鏊耳边叙述了一番。

“好,很好,太好了!”

听到王鉴之这话,王鏊已是精神一振,听到后面,就更是笑容满面了,到得最后,他更是抚掌大笑,高声赞叹起来:“如此甚好,明仲果然不愧为实干之才,江南事,就拜托明仲了。”

“不敢,不敢,阁老谬赞了,鉴之愧不敢当。”王鉴之笑容满面,连连谦逊。

宾主皆欢,将书房内晦暗之气一扫而空。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