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夺宋> 第160章 烽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烽火(1 / 2)

、、、、、、、、、、

仅半个多月时间,江南东、两浙烽烟遍地,江南小朝廷朱勔见势不对,在杭州湾登船望风而遁。

安衙内且走且停,他故意放缓行程,就是等江南烽烟战报先他入京呢,他借悠哉游哉的往淮南去秘会王庆了,王庆,淮南巨盗,聚众数千人在淮南各地出没,扰乱州治、打劫官府,为政和末年四大贼寇之一。

四大贼寇:河北田虎、山东宋江、淮南王庆、睦州方腊,在河北田虎兴乱时,另寇也粉墨登场。

寿春,淮南西府治,七月中旬,安大衙内‘终于’行至寿州,他乃是轻车简从,即便乱世兵凶,衙内也不足惧,事实上令宋廷为之朝野震惊的‘四大寇’加一起也及不上他一个人,所以没甚好怕的了。

“……禀衙内,燕青已着那淮南王庆已至寿州,距此二十里程,不知我等在此歇下还是去寿州?”

“良臣先去寿州吧,看看这个王庆埋伏了多少兵马要算计我这个江南东的前转运使。”衙内淡然道。

韩世忠应喏,“好……良臣先下寿州,会会这个王庆,看他有什么能耐,若敢动衙内心怀叵测,哼!”

莺美淡淡的道:“王庆还须留着,晓以厉害,谅他也翻不上天去,江南已大乱,淮南也须配合起来。”

霸王娇也道:“王庆再如何,衙内也不会现在收拾他,他若识相的话,自有一条生,只留着他在淮南作乱,正好配合衙内的大计,江南烽火四起,淮南又乱,加上河北田虎、山东宋江作乱,朝廷必无力北上。”

韩世忠也知晓衙内大计,只要达到不让朝廷在北方用兵的目的,辽国就能全力对付女真人,女真亡辽的速也将大大迟缓,衙内也将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谋划他的大计,江南十多万神策军目前急须被‘招安’。

韩世忠领令而去,这次他统率了神策团3营兵骑军,计1800人马,1营指挥使呼延勇、2营指挥使呼延夺、3营指挥使呼延虎,这位是衙内的小舅,如今都是神策团的营级指挥使,韩世忠也叫他们心服。

而神策团是衙内江南兵马中两个‘骑军团’之一,而每团五个基战营正好瓜分掉了6000匹战马。

留下呼延虎的3营,韩世忠亲率1、2营连夜奔寿州去了,对淮南王庆这种人还须提防,次照面嘛!

这次随衙内入京的夫人们计有高莺美、郑素娇、霸王娇、萧瑟瑟、折月茹;玲珑、飞燕随侍,曾经的十八罗汉在《讲武堂》受教大半年后,都充为营级指挥使了,宗盛和宗昌仍任神策府内务堂副都承旨。

神策团的扩补军力都是精挑的勇士,其中一个营是最早的‘乐寿精锐’,如今这支精锐呼延虎统领着。此次随衙内入京都着软铠,外罩宽布袍,扮装普通家兵模样,而且是分批行进的,怕惹起沿途官府注目。

江南动荡急报奏进京师这天,衙内正慢悠悠的入了寿州地面,而此时寿州早就丢了,被王庆贼兵占了。

……

寿州,原府衙,如今成了王庆的‘贼都堂’,此时,他正在都堂上接见建康衙内派来的‘信使’燕青。

“王头领,我家衙内只在寿州城西里外下了营帐,自有几家兵拱卫,王头领兵精将强,如不敢见?”

“屁话,你家衙内若够胆量,为何不敢入寿州城来见我?我却不杀他的头,大事坐下来谈便是!”

“王头领此言差矣,寿州城中头领屯聚千人马,我家衙内仅几个家兵守护,进来如何出得去?头领若无诚意,燕青只便告辞了,上复我家衙内,王头领不予开诚一晤,至于舟事商榷之议也只能搁置。”

王庆是个旬汉,豹头环眼,披一身乌金铠,脸上有刀疤,颇有几分威势,他瞪眼道:“哼,非是某家没了诚意,我只怕率众出城与你家衙内相见,他仍给吓得跑了,又说你家衙内江南舟事职权已给捋了,老还与他谈个鸟?你回去告诉他,这些时我听闻传言,安氏父在建康卷了不下余万贯,你家衙内若来投我,给山寨五十万贯作军费用资,我自给他个二头领当当,如若不然,我摸到江宁县去抄他老窝。”

“哈……王头领这番说话可见对我家衙内一无所知,这样吧,王头领若能领着你的兵马过得了长江,我替我家衙内答应给你一万贯钱养军,若是过不去,你日后须听我家衙内号令,如此来赌一局,可敢?”

王庆一堆手下纷纷暴跳起来,指着燕青大骂‘狗胆,敢与我家头领这般说话’等等,燕青夷然不惧。

“哼,王头领不会认为我家衙内在建康经营近一载,就把舟事轻易还了朝廷吧?江南方腊兴乱,缘何迟不动早不动,偏偏在我家衙内给拆撤了一切官职才动手呢?王头领若细细琢磨,必然知晓此中奥秘。”

其实王庆也一直想不明白方腊为何突然强横若此,竟将江南、两浙折腾塌了天,听了燕青这话,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猛得站了起来,“……你,你是说你家衙内在暗中与方腊联手?原来如此……”

“王头领,联手倒未必,以方腊的实力,能下了睦州一处也就不错了,他自号圣公,聚众十余万,但真正能战之士不过数千,军纪尤散,亦无操训,随着数州皆有其党响应,但在短短月余间能连下七州六十四县也无力办到,江南各州再腌臜也不到于到了这步田地吧?建康又离的少,为何不受丝毫搔扰?”

王庆绕过书案,上下打量燕青,他一干部将也都盯着燕青露出狐疑之色,“我午时率兵出城见衙内!”

……

京师,皇城,紫宸殿;赵佶脸都绿了,只这一日,江南方腊作乱江南、两浙,连下七州六十四县,河北田虎夺下四州二十二县,淮南王庆下州十五县,山东宋江夺四州二十七县,烽烟漫卷宋室半壁江山!

“……江南方腊,谁人治得?河北田虎,谁又治得?淮南王庆,如何能治?山东宋江又有谁治?”

赵佶只懂得问这些话了,而殿上群臣早已经吵翻了天,以张商英、候蒙、郑居中、蔡居厚、范致虚、刘正夫六人为一党,与王黼、李邦彦、蔡攸、刘昺、童贯、张邦昌、何执中七人对开口水战,据理力争。

童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历数安氏父诸般不是,“……非是建康试行减赋轻税之制,乱了朝廷例法,何以出现这般乱势,却把联金复燕之重事殆误干净,依臣愚见,当枭安氏父级以安天下万民……”

张商英却道:“当务之急非是要拿安氏两父之过为要,各地民情汹汹,减赋轻税已成必然之势,若只枭了安氏父之,赋不减,税仍重,乱势如何止住?陛下,臣以为朝廷当降旨,一律轻税减赋,再派朝廷得力吏员至四处招安四大寇,方消此祸,不然必将动了国本,亦延误了北方用兵收复燕云之大计……”

“张侍郎所言甚是,臣附议!”候蒙出班再奏,郑居中、蔡居厚、范致虚、刘正夫、俞栗纷纷出班附议。

蔡攸、王黼等人力辩,双方又大吵起来,这一次御史中丞俞栗加入了张商英这边,七对七的吵上了。

赵佶方寸大乱,本就是没甚主见的皇帝,如今更没主意了,但张商英的说话比童贯有份量多了,童贯也没说出个一二来,只知拿安氏父问罪,何与事无补啊,倒是张商英之法颇为可议,他为之动容!

“……都闭嘴……”赵佶龙颜大怒,喝了一声,众臣工才收了话各自回班,一个个气喘如牛的还瞪眼。

“张爱卿所奏甚是,唯今之计平乱为要,至于安氏父之惩也必不可恕,只待安恭入京再问其罪!”

童贯又一次蹦了出来,跪拜奏道:“陛下,税赋万万轻减不得,朝廷北方用兵之计,正需银粮供给,这番轻赋轻税,一但下了旨意,即便乱平,复燕大计也将胎死腹中,依臣之见,发兵两,一五万禁军入京东先平山东再定河北,一五万禁军下淮南擒王庆、过长江灭方腊,月之内,必能平定此乱,另降旨撤消建康新置,就地处死安氏父,以儆效尤则可,断无朝廷让步与民间之议,否则仕心必失,天下大乱!”

蔡攸、王黼、张邦昌、何执中、李邦彦、刘昺等人纷纷跪奏附议,力挺童贯,他们想一力铲除张郑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