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节(2 / 2)

他磨着牙,决定赶快进入正题,道:“你不是要踩花吗?御花园更多,朕带你去。”带着他走一圈,所谓他打女人的暴行就能自然解释清楚了。家暴这罪名他这样伟岸男儿可不能承担。

云熙道:“陛下,妾身子还没有好,不适宜远行,还请陛下见谅,就在长秋宫采采就行了。”

睁眼说瞎话!从长秋宫到御花园是远行?刘秀彻底无语了,好一会才问她,道:“你到底想如何?”

云熙看着他,道:“妾不想当妒妇啊,长公主殿下不是早就和您说过嘛,还是说阴贵人不让您纳美了?”

刘秀忍不住扯掉一朵花,道:“皇后,你不要瞎乱猜测,和阴贵人没有关系。朕说的是你。朕先前和你说过了,朕不想后宫进人了,你是听不懂朕的话吗?还有朕身体很好,朕没有病,也不会讳疾忌医。”想起他听到她威胁阿姐的话,就觉得肺都要炸了。她怎么能这么曲解他的话呢?

云熙撇撇嘴,道:“好,妾知道了。妾累了,想休息了,陛下自便吧。”说完就要转身。可是胳膊却被拉住了。

刘秀道:“你为什么非要朕的后宫进人?你要是看重谁家的贵女,不如为太子留意一下。太子过两年就可以娶太子妃了,你可以提前准备挑选。”

云熙抽出胳膊,垂下眼睑,道:“太子还小,可以等的。”

刘秀:那他就老了,等不得了吗?他极力压住自己暴躁的心,已经很多年了,没有人给他这样的气受了。可郭圣通是他的皇后,太子之母,而他作为大男人明君,也不可能让那些流言算在他的头上的时候,让郭圣通得到同情和怜悯,这不利于大汉江山治理。

他耐着性子,道:“皇后,有你和阴贵人,朕已经耗费了很多精力了,为了大汉,也为了太子有个清正廉洁的江山,朕需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前朝。”

云熙道:“妾不懂这些,陛下可以把这些话和阴贵人探讨探讨,毕竟娶妻当娶阴丽华呢。”

阴阳怪气的,刘秀又想拂袖而去了。可想起今天的目的,他生生的止住了脚步,道:“皇后,亮出你的底牌吧?搞这么多事,不会只是想让朕的名声受了损害吧?说实在的话,这些朕并不放在眼里,流言吧,用不了一年两年自会消失。而人总会善忘的。”

云熙并不受刘秀的威胁,微笑道:“妾是真的想为陛下分忧的,纵观历史上,像陛下这样后宫只有三个女人的天子,绝无仅有。陛下,妾想当贤后呢。”

刘秀讽刺道:“皇后还不是贤后吗?朝中大臣可是好几个人都说皇后贤德呢。”

云熙大言不惭的说:“哪个大臣?还真是有眼光,陛下可要奖赏他才是。”她的贤后术又不是白练的。

刘秀又想磨牙,道:“你不要威胁阿姐了,朕亲自和你谈条件你还不愿意?”多大脸?

云熙渐渐收敛了轻佻的笑容,叹了一口气,道:“妾只是意难平,妾的娘家比不上阴家,妾心中有数,也就无所谓封不封候,可是太子的辅臣却一个没有封侯,妾就觉得奇怪了,陛下这是不重视太子了?妾心中很是忧虑,这一忧虑就容易胡思乱想,也就没有精力管那么多事情了。”

刘秀盯着她,缓缓道:“你这是为太子鸣不平?或者说是太子来你这里诉苦了?”

云熙垂下眼睑,道:“随陛下怎么说。”借力打力,她又不是第一次用。

刘秀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开了长秋宫。

陶姑姑看着天子一行远去的身影,忧虑道:“皇后殿下,陛下会不会迁怒太子?”

云熙随手又摘了一朵花到花篮里,道:“不会,南阳集团太多人,占据了大半个朝廷,你说陛下欢不欢喜?陛下啊,一直下不了决定,我就推一把,且看着吧。姑姑,把这篮子花送到东宫,叫太子有空过长秋宫一趟。”

“诺。奴婢立即去。”陶姑姑惊喜道。自打皇后殿下伤风好了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太子,太子每日过来请安,也只能在长秋宫门口磕一个头,然后黯然的离去。这次皇后殿下主动诏见,太子一定会很高兴的。

刘疆当然高兴,他一听到陶姑姑的话,立即放下手头的奏折,道:“陶姑姑,孤现在就去拜见母亲。”

陶姑姑制止了他,道:“太子殿下不必如此着急,奴婢走的时候,皇后殿下正在休息,太子殿下不妨晚膳的时候再去。”

刘疆听到这话,缩回了自己的脚步,道:“好,那孤就先等着,等晚上去拜见母亲吧。”

云熙畅快淋漓的运行了几周天的技能才开始沐浴,沐浴完后,陶姑姑也回来了,转述了刘疆的话。

云熙吩咐道:“好,那就叫厨房多做几个太子殿下喜欢吃的菜色。”

陶姑姑欢喜的答应下来,道:“是。奴婢这就去挑选。”她是看着太子殿下长大的,实在不愿意皇后和太子之间出现芥蒂。

晚上,刘疆到了长秋宫,恭恭敬敬的给云熙行了一个礼。

云熙笑着看刘疆眼里的濡沫,的确是孝顺的好孩子,她想想道:“太子,功课可有进展?”

“回禀母亲,太傅张大人今日夸赞儿臣大有进益。”刘疆眼神晶亮的看着她说。

云熙心道:这是求表扬呢。她点点头,赞许道:“太子进益乃是社稷之福,需继续努力。”

刘疆有些得意又有些不好意思,脸色就显得有些滑稽,还好云熙知道小学生的心理,装作没有看见他的矛盾。

道:“陛下今日可对你有指点?”

刘疆想想道:“父亲每日都会抽空检查儿臣的作业。今日来之前还让儿臣写了一篇策论。”他犹豫了一下,才说:“是关于度田的。”

所谓度田,就是丈量土地,其中也包括核实户口。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度田对国家是有莫大的好处,可对于豪强地主来说却是再难。豪强们通过勾结地方官员的方式对这项政策进行抵制。

豪族大族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勾结郡国长官,欺压平民小农,并且隐瞒和少报真实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度田的真正目的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田宅逾制,仆婢多匿的现象得不到根本的缓解,反而弄的中下层平民小农怨声载道。

大汉地方官吏在执行度田诏令时,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完全失去了度田的初始目的。特别是京师之地洛阳和帝乡之地南阳,皇亲尤众,田宅逾制更甚,但地方官员畏于权势,不敢认真清查。这些问题渐渐暴露,这会只怕刘秀已经生了杀机。

云熙问:“你是如何应对的?”

刘疆道:“儿臣自然赞成度田,建议父亲严查,防止下面的人欺下瞒上。”

云熙赞许的点点头,道:“太子对得不错,但是却还是要考虑到现实,大汉立国伊始,威信不足,需要尽早防范。”

刘疆心中一惊,道:“母亲的意思是有人可能会乘机作乱。”

云熙肯定的说:“不是趁机,而是一定。所以太子要尽早准备,为大汉江山尽一份心力。”度田事件是刘秀废后的引子。

光武帝度田三载,多次日食,导致朝堂动乱,天下盗贼四起,严重动摇到了刚刚站稳根基的东汉的统治。面对天象示景,度田造成的忧怖,最终都压在了身为皇后的郭圣通的身上。为了缓解大汉朝堂压力,给度田找借口,刘秀最终废除了皇后郭圣通。

古代人对日食天生害怕,一般出现日食,皇帝要么下罪己诏,要么就要废后。很不幸郭圣通遭遇了后者,替代了本该刘秀承担的责任。

这次她是绝对不会让刘秀得逞,也不会让有些人浑水摸鱼的。

刘疆点点头,拱手道:“是,儿臣敬遵母亲教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