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忽悠>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件莫须有的小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件莫须有的小事(2 / 2)

也就是说,高丽并不在上师的眼里。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嘛,恐怕也不会太当回事。

也就是说,上师只是临时起意,因了坡平尹氏那两个活宝。至于那两个不知所谓的活宝,李处能法眼如炬,自是知道他们有多大能耐。藉了坡平尹氏的影响力,搅乱一池春水则可。穆逊和斡离不诸人,或可浑水摸鱼,占些便宜,也算报了长白山女真的仇怨。

李处能当时觉得,情况大抵就是如此了。

结果却是令人瞠目结舌。眼下虽然尚未最终定局,李处能却已知道——高丽领土三停失了一停!

这一停,便是“志愿军”取了“车马费”。上师的名词甚多,信手拈来,李处能常有匪夷所思之感。事后再思之,却是无比的贴切。

另外两停,当是分属于坡平尹氏和高丽王氏。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新兴的尹氏与正统的王氏将互相征伐,没有个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拉锯,恐怕难有定局。

尹氏兄弟自是两个笨蛋,坡平尹氏恐怕也有明眼人。高丽睿宗王俣确是年老昏聩,诸大臣定也有明白事的。呵呵,就算大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又待如何?

两厢抗衡,上师这点外力,就是决定性的砝码,两厢都要活在上师的阴影里。好吧,为公平起见,眼见着哪边不行了,上师可能还会顺手帮一把——呃,有点阴的说……

不过呢,高丽这个弹丸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小国纷立,统一少,割据多,打来打去的死些人,谁在乎?

呵呵,高丽人打高丽人,高丽棒子死不完……还是上师的说法。

李处能熟知历史。史上的隋朝和唐朝,乃至现今的大辽,都曾经下了大力气征伐高丽,有胜有负。结果如何且不论,代价皆是惨重,隋朝甚至因此动摇了根基,二世而亡。而上师轻描淡写地隔江相望一番,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吗?

半月时间,七千人马。能动员十七万大军的千乘之国高丽,落了个如此结局。

那么,大辽呢?

李处能再次打了个冷战。东京道年内必有大乱,南京道尚有六至八年太平,上师恐怕不是说说而已。看来有些事情,需要预作勾画了……

午餐仍是以鲜鱼为主,弟子们在江边剖洗干净,有的做鱼羹,有的穿在木棒上烤,油“滋滋”地响。

郭药师的儿子郭安国,也是十二三岁吧,隐然小头领的样子,带着一众山贼子弟帮忙拣柴火。

此时山贼子弟们也已全部祝发,留了半寸,是那个叫箩筐的小乞丐头子动的剪刀。制服倒是暂时没的换,但已经有了融入弟子圈的态势。至少没那么害怕了,吃得也多。

十二至十五的半大孩子,正是肚子没有底的年纪。山贼也没有余粮啊!

上师并未接见郭安国诸人,一切都是沃淩做主。沃淩唧唧喳喳的,有时候也把郭安国和小箩筐训上一通,教些规矩。

午后不赶路,阳光很暖和。沃淩又取了《西游记》来读。听故事的孩子没差别,不管是来自盆奴里,还是小乞丐,亦或是小山贼,全都神色渴望,侧着耳朵,甚至下意识地往圈子里面挤——孩子们本无差别,不是吗?

那么,成年人的差别又在哪里呢?

年轻的渔夫也被吸引了过来,后来还来了七八个多少有点腼腆的渔姑,再后来老老少少的都齐了,差不多有近百人。沃淩只好把声音提高些,累并高兴着。

温蒂带了扎塔诸人,分散在周围警戒,几个卫士爬上了附近的山头。

上师离得沃淩不远,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吃烤鱼,自得其乐,却也宝相庄严,永远是人群的垓心。

最外围的年轻渔夫渔姑们,偶尔偷眼看一看上师。若干年后,或者会给儿孙讲起今天的奇遇吧,然后传了好几代,就没了本来的面目。

阳光下,江水边,两百多人一起吃鱼听故事,这是个大场面。李处能心有所感,但斟酌了很久,句子还是不太满意,终于决定不著文字。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