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八零女书记> 八零女书记 第6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零女书记 第68节(2 / 2)

想照顾到每一个人实际不可能,基层干部累死了也做不到,事情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都给你做到位,但总会有人做,一直有人在做,对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循序渐进才是正常的、应该做的、也是能做到的。

女孩子一会儿回来了。姜明光问她想不想上学,她腼腆的点点头,小声说,想上学,想跟弟弟一样背着书包上学。

因为要到邻村去上学,且一天来回几公里,她这个身体情况,确实也不适合去上学。

“上学是没办法,你身体条件不允许。让弟弟回来教你好不好?弟弟好吗?听话吗?”

女孩懂事的点点头,“弟弟很好,他从来不跟我吵架,只有我骂他的,嘻嘻。阿姨,你是书记,是很大的官吗?”

“一般大的官。”姜明光笑着摸了摸女孩头发。

“比村长的官还大吗?”

“比村长的官大一点。”

女孩露出羡慕的神色,“阿姨好厉害。二姨婆说新书记是个好人。”

姜明光便看了看马村长,他有点不安。

村长嘛,摆摆村长的“威风”应该也是常事,她今天管了,明天可管不了,只要村长做得不过分,她也就当不知道。

“那是。你们村长要是欺负你或是二姨婆,你就去镇上找我,知道吗?”

女孩点点头。

马村长赔笑,“妞妞,我可是你叔叔,我对你挺好的啊。”

姜明光笑着说:“咋了?老马,你还较真啦?”

“不敢不敢。书记,不瞒您说,我就是本村人,这里随便一个都是我哥哥姐姐大伯大婶,我哪敢欺压长辈亲戚啊!”

“没有就好,没有就对了。”

马村长现在是不敢得罪她的,也不可能她刚来没几天就给她找事下绊子;虾尾村又太小,搞不了什么幺蛾子。她顺手敲打敲打他,这也是很正常的,她又不怕得罪他。

这就是“当官”或者说“居上位者”的优越性。

给女孩留了一斤大白兔奶糖,又给还没放学的男孩子留了一盒中华铅笔。

“下次我再来看看你,你要是能认识字了,我送你描红本和画册。”

女孩子很高兴,“书记阿姨您真好!”

第78章

在虾尾村没有见到真正困难的居民,大概是马村长想给她留个好印象。

做基层工作实际上繁琐又细碎,全都是水磨工夫。要是按照姜明光的标准来看啊,除了蒲宁市还能看看,到了长宁县便看不得了:街道狭窄,街道两旁的房屋陈旧, 第三产业很少,服务性行业也少得可怜;千灯镇就更寒酸了,放眼看过去,全是亟需发展的方方面面。

忙了小一个月,走访、视察了全镇16个村,接下来跟各部门的主管领导开会,落实了一些基础建设工作,

首先是教育,各级村小学、乡小学、镇小学、镇中学,该翻新的翻新,该扩建的扩建,该招聘的招聘;几乎所有小学都面临教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还因为没有编制,很难招到合适的老师。全镇有一半的乡村老师没有编制、拿着菲薄的工资,福利低得吓人,因为没有编制就没有福利。

除了扩招乡村老师之外,姜明光这个新镇委书记拍板,给所有教师都涨了一级工资。一时之间,镇教育局上下喜大普奔。

接着是治安问题。83年开始的严打为期三年,到了85年9月,已经为期两年零三个月,全国上下治安情况大为好转。财政拨款加大力度,千灯镇公安局这几年配了好几辆警车,警用三轮摩托也没下班,交通工具还是够用的。

严重的刑事案件不多,很多是喝醉酒打架斗殴,邻里纠纷,车祸也不算多,偷盗行为有点多,宗齐光去菜市场买菜,被人偷了钱包,气得他要死,菜也不买了,蹭蹭跑去镇公安局报警。当晚,片区民警就把他的钱包给找回来了。

开会的时候姜明光便说,公安部门要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小偷猖獗是公安局的失职,不要以为小偷小摸不算什么严重的犯罪行为,人民群众应该能放心安全的带着钱包出门。

镇公安局狠抓了一番偷盗行为,抓了几十个人,挖出了一个千灯镇本土的偷盗集团,这个偷盗集团分工明确,作案范围远至市里乃至省会。顺藤摸瓜之下,几个月之内打掉了一个流窜作案的犯罪团伙,倒是意外收获。

然后是几个部门联合开会,姜明光要求科技部门研究一下沿海村子适合养殖的水产品。珍珠养殖要求自然条件比较高,可以先搞一个科研小组试验性的养殖,圈个几公里的海面;其他养殖主要是鱼虾贝类这种消耗量很大的水产品,海水鱼的种类众多,有的能养殖有的不能,也有好吃和不好吃的分别,海水养殖肯定是大有可为的。

定下来品种之后,就要找海边养殖场的场地,不要在意附近是否有居民,养殖场建立起来之后,建设新的村子或是整个村子集体搬迁也不是什么事儿,一次投入可以有几十年的收益,当然十分划算。

养殖产业被定为这三年的重中之重,要在明年春天就开始正式养殖,之后经验丰富了,还会逐渐增加养殖场的面积。不要担心销路,规模搞起来之后,压根不要愁销路。

最后还是基建工程,基建工程不能放松,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铺到下面村子里。国家制定了“五年计划”,千灯镇也要有自己的“五年计划”,不能说她干了三年走了,丢下一堆“无头工程”。

她知道要给继任留点事情做,修路盖桥事实上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都达成“村村通”,每一任领导都能有点基础政绩,也算是“端水主义”,大家都皆大欢喜,这叫“既不损人又利己”,又叫“非零和博弈”,“双赢”的局面。

长宁县比玉龙县纬度高一点,冬天平均气温两县差距不大,玉龙县靠山较冷,长宁县靠海,实际上冬天倒也不算冷,别去海边吹冷风也还行。

大方向定下来了,千灯镇的镇长开始往下面跑,落实实事;镇委书记开始往县城和市委跑,伸手要钱。

教育、治安说起来难度不大,公安局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就行,没有额外开支;教育局开支增加了,主要是教师工资,而且也是放到明年一月才开始增加,财政方面的压力不大,做好下个年度的财政预算就行。长宁县也是全国级的贫困县,财政预算做好了就能批下来钱。

基础建设反正也是不可能一步到位,那就按部就班的做下去,问题也不大。

最重要的当然是搞养殖产业了。十亿人口的消耗量巨大,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人对“吃”的需求大增,普通群众收入也相应增加了,供求市场一直在迅猛发展。跟群众的购买欲望相比,国内的养殖产业包括水产品养殖产业还远远跟不上。

近海的海洋捕捞业这几年发展迅猛,这也是马老汉家两个儿子都跑去外地进船员公司的前提。现在沿海省份都已经注意到近海和远洋捕捞产量下降的问题,只靠自然界海洋捕捞已经无法满足国内群众的生活需求,人工养殖必定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重头项目,无论是养殖家畜还是养殖水产品,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件事。

一个镇的资源有限,要想办养殖场就要有技术,小小的千灯镇可没有什么高级的养殖技术,但渔民们已经眼馋外地的养殖户了,认为养殖户收入稳定,可比散着出海捕捞靠谱的多,旱涝保收,前途一片大好,这一层观点倒是不需要下力气转变了。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蒲宁市很快也就组织了一些被选中的海边渔民去隔壁市考察取经,渔民们回来后都对养殖产业充满了信心,都觉得别人能行,他们肯定也能行。

至于具体是一家一户承包若干海面办养殖场,还是几家亲戚联合开办养殖场,这就是当地村委会考虑的事情了,镇领导不可能为基层考虑到如此细致的地步。任务发下去,海边的村子按照人口多寡,分别有若干亩养殖场的试点计划,是根据外市经验制定的肯定能做到的任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