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八零女书记> 八零女书记 第5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零女书记 第54节(2 / 2)

“那我不是考虑两边父母的反应吗?回头他们肯定要骂你脑子坏掉了,骂我逼你。”

“啊?是吗?”宗齐光表情惊讶,“‘女扎要得病,男扎还能行’不是你们办公室想出来的口号吗?”

“那你还行不行?”

他拉着她的手就走,“行不行不是只有你知道吗?走,咱回家实践一下到底行不行。”

她笑个不停,他便一把抱住她,将她扛在肩头,“猪八戒抢媳妇喽!”

玉龙县的产茶区都在山上,茶叶品种很多,有红茶、黄茶、绿茶。黄大茶是黄芽的一种,其实也是绿茶,只是汤色黄绿。玉龙县下面的天堂寨镇出产黄大茶,猫猫斗产的是黄芽。

黄大茶不做精品,通常一芽三四叶;黄芽头采上品一旗一枪,相比较而言,黄芽更为珍贵。

牛二送给姜明光的茶叶已经不是头采,是明前的二采。头采时间极短,通常只有4、5天时间,产量少价格高;过了头采的最佳时机,新叶绽出,就只能是二采了。

顶级的“玉龙黄芽”唐朝就已经闻名,那时候都是饼茶;明朝作为贡茶,进贡皇室;到了现代,名气不显。中国名茶太多,光是玉龙县就出产6、7种名茶。

要想搞活玉龙县的经济,依靠茶山茶园是最合适也是最快捷的路线。

不过成绩总是要慢慢出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搞起来。

县委书记负责政策和方向,县长负责具体实施,下属各办公室、县级局等等都是配合县委工作的具体职能部门,我国的政府部门就是这么以县、市为基本行政单位,一级一级向下做实际工作;向上也是一级一级责任制,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一定能找到负责人。

姜明光这个妇联主任说起来“清闲”,实际要管的事儿很多,可以说各个方面她都能插一脚,妇女的物质精神医疗教育都归妇联管,所以导致她的工作项目多而杂,

三八妇女节之后,县医院与县妇联、县计生委联合开展了已婚妇女健康普查,一个镇一个镇的宣传生殖健康,给已婚男女免费发放安全套,教授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动员已婚已育男性结扎,“女扎要得病,男扎还能行”,男人普遍有“结扎了就不行了”的奇怪的误解;对要求上环的已婚女性说清带环也有意外怀孕的可能,带环怀孕更麻烦、危险性更大。

这次全县范围的已婚妇女健康普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清查超生情况,一个镇就是只待一周,20个乡镇也用了将近5个月。

与此同时,同步开展了“妇女生产骨干进修”的活动,在有茶山茶园的乡镇安排妇女学习炒茶技术。

玉龙县前两年刚成立了“玉龙县茶叶贸易公司”,将全县的茶叶统一进行销售,还引进了两条茶叶烘炒线,一条绿茶,一条红茶。

有人不理解的说:“现在还学炒茶干啥?上机器不就行了?一天能炒几百斤咧!”

姜明光说:“袁师傅,我问问你,你觉得机炒茶跟手炒茶有什么不一样?”

袁师傅50来岁,黑黑瘦瘦,个儿倒挺高,像根竹竿子。他嘿嘿一笑,“那还用说!喝好茶,还得是手炒茶!”

“现在机器炒茶技术有限,还不能达到手炒茶的高度,将来技术会进步,没准机炒茶能跟手炒茶一样好。但现在,学手炒茶完全不落后。县里开发机炒茶是为了生产更多的茶叶走向市场,难道说手炒茶的手艺就落后了吗?完全不是!”姜明光一挥手,“茶叶本身就有等级,这个等级差怎么体现呢?除了茶叶本身的等级差别,机炒茶和手炒茶的区别也很大。袁师傅,你说说,普通机炒茶跟顶级的手炒茶能一样吗?”

“那当然不一样。来,小姜主任,你尝尝我炒的茶。春妮,泡茶。”

一旁站了个年轻的小媳妇,行云流水的煮水、洗杯、沏茶。绿茶不用弃头汤,但要讲究茶叶不能久泡,不然茶叶便泡老了。

茶叶极好,是顶级的一旗一枪的头采黄芽,汤色清澈,呈浅黄绿色。茶叶的清香淡淡飘散,跟这间略显简陋陈旧的房子不搭。

穷,真穷。

姜明光想着这儿还真是穷的难以想象。东平县也是贫困县,但小姑家里也能买得起自行车,住上砖混土的房子。袁师傅家里居然还是土坯房子,墙上糊的黄泥,隐约可见黄泥里面混的草叶和麦秸。

“让春妮也去学炒茶。”姜明光说。

“她一个小媳妇,学什么炒茶。”袁师傅忙摇摇头,“女人炒茶啊,手就要废了。小姜主任,你看看。”

他伸出一双手:手掌不大,手背没肉,手心里全是老茧。

“炒茶的锅烫,咱们男人皮糙,经得起。女人,经不起。”他继续摇头,“姜主任,我本来想着要跟你说说这事的,女人学炒茶,不行。”

“怎么不行了?只要有一个人愿意来学,你都得教。春妮,你说,你想不想学炒茶?”

春妮胆怯的看了看袁师傅,“我、我不知道。”

“我这么跟你说吧,上次我在猫猫斗买了两包茶,一包不到一斤,还不是头采,一包十块,卖到省城,至少五十块;卖到沪城,翻到三百块。将来顶级的好茶叶都还得是手工茶,几斤茶叶一卖,你就能盖新房子。”

别说春妮心动,袁师傅也心动了。

“哎哟!小姜主任,你快说说!”

姜明光却站了起来,“这个啊,我现在不告诉你们!袁师傅,你是老师傅了,你带个好头,也教教春妮,这技术学到手了,就是手艺人,谁也拿不走。将来咱们县经济发展起来了,赚钱的地方多着呢!”

袁师傅是男人的陈旧观念,当初破四旧破了一点,但不够彻底,封建思想还有。好在建国初期大力提高女性地位,女炒茶工也早就有了。辛苦是辛苦,但能跟男人一样工作,女炒茶工还是很愿意的。

很容易理解,有工作等于有工资,谁不知道钱是好东西呀?以前还有个“同工不同工分”的缘故,女性的生产价值被人为强行打折,特殊时期过去之后,要么分产到户,要么计件。玉龙县山多地少,可耕种面积不多,茶山茶园茶场都是计件制,确切的说是“计重制”,女人采茶,男人炒茶,但因为炒茶属于“技术工种”,工资要高不少,以前苦于没有师傅教,现在妇联开始开展女炒茶工的学习和进修,还真有不少女性愿意学炒茶的。

春妮是邻镇嫁过来的新媳妇,只有16岁,远远不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20岁。姜明光大为吃惊,问袁师傅这是怎么回事。

袁师傅脑子里压根没有婚姻法对年龄的要求,“还能咋样?她家里穷,吃不起饭,家里娃多,她早点嫁人,她爹妈才能养活其他几个孩子。”

姜明光觉得心梗,“春妮,你家里姐弟几个?”

“5、5个。”

“你是老大?”

春妮摇头,“我大姐才是老大。”

“你家几个男孩几个女孩?你大姐结婚了吗?”

“3个男孩,都是弟弟。大姐没结婚,大姐能干着呐,爹娘舍不得她结婚。”

姜明光想了想,明白了,春妮大姐一定能挣钱,所以她父母不会早早让老大结婚。下面三个男孩,大概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也就不在计划生育的范围内。计划生育在大中城市推行的早,70年代初就开始推行了,但农村还是不太严格的。

袁师傅家里三个孩子,老大老三男孩,中间老二是女孩,也是今年刚结婚。袁师傅说了一下,果然是收了袁二丫的彩礼,这才能娶春妮过门。彩礼钱居然有2000元之多,这在玉龙县扎扎实实是一笔“巨款”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