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八零女书记> 八零女书记 第2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零女书记 第25节(2 / 2)

中学教室都还没有电风扇,只能靠窗外吹来的自然风。

窗外知了的鸣叫声成了这个夏天最深刻的记忆。

三天考完,三个孩子都略瘦了一些。

宗齐光呼呼大睡了一整天,考完试第二天晚上才到姜家来。

贺群做了八菜一汤,给孩子们补补。

老母鸡汤一定要有,加天麻炖得烂酥酥的。

一整只蹄髈,骨肉分离,肥而不腻。

姜明光爱吃的皮蛋拌豆腐,撒上葱花香菜。

清蒸鲈鱼,只放一点生抽,撒一些葱丝姜丝,些许料酒,没有鱼的腥味,只有细嫩鱼肉的清甜。

虾仁涨蛋,撒少许葱花。

拍黄瓜,脆生生,爽口下饭。

“明光,估分没有?”

“估了语文数学。你呢?”

“我还没时间估分。”宗齐光忙着干饭。

贺群一看这孩子饿坏了,“睡了一天没吃饭?”

“嗯。”他点点头。

贺群怪心疼的,“好歹也要吃一点再睡啊,别饿坏了胃。”没妈在身边,饭都吃不上,哎呀呀。

“知道啦,阿姨。以后不会的,我还要照顾明光的。”他嘴甜甜。

贺群真是不能更满意了,忙着往他碗里夹菜,“多吃点,你看你,太瘦了。”

姜明珠不乐意了,“妈,我也要吃肉。”

“有你的。”贺群又给姜明珠夹了一块蹄髈肉。

宗齐光看贺群没有给姜明光夹菜,便放下筷子,用公筷给她夹了一条鸡腿。

“你自己吃,别跟我客气。”姜明光说。

贺群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姜韶波说:“她爱吃什么自己夹,她不喜欢我们给她碗里堆菜。贺群,孩子们自己会吃饭,你吃你的。都不是外人,太客气了就不好了。”

贺群想着大概是女婿觉得她有点偏心小的,有点讪讪。

倒是宗齐光看出贺群不太自在,笑着说:“阿姨,你做的这个蹄髈很好吃,明光说让我学做菜,阿姨哪天教教我,我以后做给明光吃。”

贺群先是责备女儿,“怎么好让小宗一个男孩子学做菜?我教你你都不想学。”转脸又对宗齐光说:“好好,我一定教会你。等你回家了,也做给你父母尝尝。”

话题顺利的转到首都宗家。

姜韶波以前当兵的时候去过首都,还在□□前面照相咧。全国人民要是有机会去首都,肯定都要尽可能在□□拍个照片的,以表自己去过伟大首都的心脏地区了。

姜韶波乐呵呵的跟女婿说着当年在首都的见闻,他其实只是路过,待了短短不到48小时。又说到现在去首都还是要介绍信才能买火车票,去别的省市倒不用介绍信。

吃过晚饭,宗齐光先给姜明光估完了其他几门的分数,又帮姜明珠估分。他自己估分计算的很快,几乎记得所有答案。最后估分,宗齐光分数最高,有400分;姜明光其次,姜明珠成绩普通,大概在280分左右。

六门课,除了外语专业之外,外语(包括英语、俄语)只按实际分数的10%作为录取参考,所以考多少分问题都不大。其他五门总分500分,1978年的重点录取分数线在300分上下,今年应该也不会高出太多。

报纸上已经刊登了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有468万人,前年570万人,去年人数是这三年最高,有610万人;前年录取27万人,去年录取40多万人,录取比例都相当低。

姜明珠整天发愁,倒是姜明光抱着“考完解放了”的心情,已经把高考抛在脑后。

1979年7月14日,下午,首都火车站。

首都这时候看起来也破破旧旧的,不够“新”,也不够“时尚”,还不如沪城呢。

道路确实是笔直的,无论大街小巷都是正南正东。

出了火车站,姜韶波先在报亭买了一份首都地图。

还没有地铁,宗齐光带他们去坐公交车。

姜明光出了火车站就开始晕乎,觉得……怎么好像在做梦一样?头一次见公婆,多少还是有点忐忑的。

婆媳关系向来难办,身为女性的婆婆挑剔同样是女性的儿媳妇,简直天经地义。做丈夫的要是摆不正自己的态度,通常婆媳关系都会变糟。

就像奶奶和妈妈,奶奶是传统思想,觉得必须有大孙子继承皇位啊不是,传宗接代,可贺群不愿意不停的生孩子,直到生到儿子为止。这其中姜韶波的态度就很重要,他顶住了老母亲的唠叨,尊重妻子的意愿,从这一点来说,姜韶波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丈夫了。

她忧心忡忡的想起前天晚上跟宗齐光的谈话。

“小光,你妈妈要是不喜欢我怎么办?”

“怎么会呢?”

“她说不定会嫌弃我是个农民的孩子。”

“你父亲不是退伍军人吗?”

“他从农村出来,就是个泥腿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