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八零女书记> 八零女书记 第1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零女书记 第11节(2 / 2)

“我教你啊。”他很自然的说。

半只烤鸡,姜明光吃了带鸡腿的那一半。

小白菜很嫩,鸡蛋汤做的恰到好处,鸡蛋不太老。

出乎意料的味道还挺不错。

姜明光觉得可能吃得有点太饱了。

吃过饭,直奔新华书店,逛了两个小时,买了一堆书。

这时候的书售价很便宜,薄一点的几角钱,稍厚的1、2元。姜明光不差钱,首都来的宗齐光看着也不差钱,抢着付了钱。

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接着拿过书,整理一下,分成两垛,用牛皮纸包了两层,再用麻绳捆了交叉十字结。

宗齐光一手一捆,拎起就走。

出了书店,又去旁边百货大楼,选了几块布料。

“给大嫂子买一块,大嫂子今年过年给小春做了一套新衣服,自己都没舍得做,没钱嘛。”一边挑布料,一边对宗齐光说:“我们这边讲究过年一定要穿新衣,有条件的话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才是‘过年’,平时舍不得买。小春年后去相亲了,不过据说因为太穷,对方姑娘不愿意。”

宗齐光感叹:“确实,梨花公社真穷。看一个地方的居民是否富裕,要看他们有多少可支配资金,一户居民一年到头只有几十块钱,真的太穷了。”

姜明光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对啊,收入太低了。是因为集体制经济吧?”几十元也就是城里职工一个月的收入而已。

“对,也不对。去年梨花是因为泄洪损失惨重,只能靠国家救济,但前两年没有洪水,整个公社的人均收入也没有超过一百。”

“不是生产的粮食都是生产队的吗?”

“对,但他们会种菜养鸡鸭鹅,集市的时候拿去卖。”

啊,明白了。大家畜比如耕牛、拉磨赶车的驴或骡子都是生产队的公有财产,吃饭食堂大锅饭,但从来没有严格禁止过农户自己养点小家禽。特殊时期过去之后,“大锅饭”制度飞快松动,除了粮食、大家畜还是公有财产之外,集市上卖的东西越来越多,也不用总是偷偷摸摸的了。

农村经济说是“自给自足”,粮食不用买,生产队会统筹发放口粮;蔬菜自家田间地头种一点也够吃了,家禽逢年过节可以打牙祭,鸡蛋也不是什么太金贵的食物,大嫂子每天给她和姜小春一人一只白水煮鸡蛋,也没有到舍不得吃的地步。

但就是没啥现金,她现在也想到,大嫂子基本从不外出买东西,是集市上没东西吗?再没有东西也是有点食物的,不然怎么叫“集市”呢?只是大嫂子没钱,家里还有一个儿子没结婚,不得攒钱娶儿媳妇呀?

她真情实感的为大嫂子着想:皖省重男轻女严重,姜家的奶奶尚且为了没有大孙子埋怨儿媳妇,农村人家里没有儿子就会被别人欺负,骂架的时候会直接骂女人“不下蛋的母鸡”,搞笑了,难道女儿就不算人了?下地干活其实不分男女,哪家的女人不得下地挣工分?但偏偏计算工分的时候,男女工作量相同,男人有10个工分,女人直接打个七八折,只能有7、8个工分。

工分问题加重了重男轻女倾向,也就不怪人人都想生儿子、多生儿子,所谓“多子多福”嘛。不过因为b超鉴定胎儿性别技术还没有普及,现在的乡下还没有人意识到可以靠b超人工选择孩子的性别,皖省整体的出生性别比差距不大,在正常范围内,新生儿男孩稍多,大概是108:100,远不到二十世纪末的130:100。

她想了好一会儿,“大嫂子要是像城里那样顶多只生两个,现在生活的应该会好一点。”

“会少给很多彩礼。”宗齐光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贫穷的本质,“多子才不是多福,而是要多花很多钱”。

“她嫁女儿也收彩礼的。”

“但填补不了娶媳妇的支出。”

“这么说,其实不生孩子最好了,抚养孩子开支太大,还会降低生活质量。”

宗齐光挺意外的瞥她一眼,惊讶她居然会有这样的觉悟。

“你说的没错,但实际上你要是下去做计划生育工作,敢这么说的话,准会挨揍。”

“噢,是啊,谁还不生孩子呢?”姜明光随口说:“你看这块怎么样?有一点暗花,不会太鲜亮,又不至于太灰暗。”

她费力扒拉出一块酱红色的印花绵绸,很豪迈的一下子买了三米五,够做两件上衣。又买了一块藏青蓝色的斜纹布,扯了两米二,够做两条长裤。

营业员开了票,撕下一式三联,夹着姜明光掏出来的10元大钞,用一个铁夹子夹住,从头顶的铁丝上“唰”的一下,用力传到收银台。

这边营业员开始下剪子剪布料。

抖开布料,用固定在柜台边缘的长米尺刷刷量出三米五,在侧边剪出一个裂口,随即双手各持一边,用力一扯。之后将撕下来的布料麻利的折叠起来,同样用牛皮纸包裹,麻绳捆扎。

接着剪斜纹布。

姜明光一边看着营业员的动作,一边说:“斜纹布不要直接撕开,两边量,然后划线,用剪子剪开。”

营业员就有点不耐烦,“你真麻烦!我一天要撕多少块,根本不会少你的。”

姜明光不慌不忙的说:“你要是不按照我说的量,少一厘米我都不要。”

营业员愣了愣,然后板着脸,按照她说的方法,分别量了两侧,捏着两边裂口,对直,捏齐,这才下剪子剪下布料。

虽然按照顾客的意思做了,但最后还免不了很不乐意的酸几句:“这个同志,你家里的也太会过日子了。”

宗齐光一本正经的说:“会过日子的女人才好!”

作者有话说:

现在年轻人应该都没见过国营布店里用铁丝收钱找钱,不太忙的时候,这种收银方式也挺快的。要是赶着周末的话,商店人满为患,等找钱能等很久。

第14章

姜明光没有立即拆台,而是将斜纹布拿过来,从中对折:不错,确实没有歪,两边基本对齐。

斜纹布因为布匹纹理问题,不能像绵绸那样一撕到底几乎不会歪,如今钱这么值钱,几厘米都是好几只鸡蛋呢,要是让大嫂子看到一块撕歪了的布,准会说她不会过日子。

收银员很快找了钱,将返回的两联票据、零钱从铁丝上原路返回。营业员取下铁夹,留下柜台的一联,将顾客的一联和零钱递给宗齐光。

离开布料柜台,又去食品柜台,买了四包白砂糖、三包红砂糖,用自己带的布袋装了。又买了一斤散装的水果硬糖、一斤散装大白兔奶糖,用钱和粮票买了两块奶油蛋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