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节(2 / 2)

往严重了说,周伟顺这只小蝴蝶会引发江苏政坛的大型飓风,往轻了说,也会影响到杨明和边捍卫等人的个人权威。石磊已经不敢再继续往下想了,他再一次的被迫承认,从商的那一套他或许驾轻就熟,但是官场这一套,他还是太过于稚嫩了。哪怕他在那一世接触的都是太子|党、大衙内,也依旧没有真正体会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政治斗争最可怕的一点就在于,它不像商业计划那样可以全盘操控,只要把握住足够的要素,就算失败也不会一蹶不振。而政治斗争却是没有固定套路的,无法模仿,无法学习,任何一步都必须考虑到前后数十步可能产生的后果,也难怪有人说,想要当官,在遇到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想的不是这件事能创造什么财富,能带来什么好处,而是万一失败,能不能避免自己的责任。趋利避害这个词,在官场上被发挥到极致。

“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了……”石磊终于从沉思之中抬起头来,“但是我还是要很抱歉的告诉您,我不会去帮您劝周伟顺,而且,我也不认为他这种……我真不想当着您的面说出这个词……他这种人渣,会听我的劝。”

顿了顿,石磊又说:“不过,我可以去见一见周伟顺,如果您能安排的话。但是,我也有个要求,我和周伟顺之间的话不能记录,不允许旁听,即便是您也不行。”边捍卫不解:“既然你不打算劝他主动交代,那你去见他做什么?”

“他差点儿害得我父亲死在爆炸现场啊,我去骂骂他不行么?”

对于边捍卫来说,石磊那天究竟跟周伟顺谈了些什么一直都是个迷。而在调查组其他人的眼中,周伟顺就仿佛突然间精神崩溃,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痴痴傻傻的状态之中。调查组是不知道石磊和周伟顺的面谈的,这只有边捍卫知道,或者说还有省委书记杨明知道。但是他们完全无法得知石磊究竟对周伟顺说了些什么,居然会让周伟顺变成那副仿佛三魂去了两魂的模样。

幸好这种痴傻并没有影响到周伟顺交待案情,石磊离开扬州宾馆之后,周伟顺就将自己这些年与刘凯之间的权钱交易悉数交待,巨细无遗,让调查组再没费半点气力。只是有一点颇为奇怪,由于周伟顺的主动交代,调查组准备向省纪委和省检察院申请关于周伟顺有自首事实的从宽处理的时候,周伟顺自己却对此断然拒绝,摆出一副只求一死的态度。而省里诸多期待着扬州事件能够掀起点儿风浪的人士,显然也只能落得一个失望的结局,在交待了跟自己有关的所有经济问题之后,周伟顺就此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再传出来。

边捍卫极其不解,数次找石磊询问他与周伟顺的谈话内容,石磊都只是简单的说上一句,“我不过对他说了一些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实话而已”,就再也没有任何回答了。边捍卫总不能揪住这事儿不放,事实上石磊已经帮了他的大忙,不管周伟顺自己是否持反对态度,他的主动交代还是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周伟顺的闭口不言,也极大程度的保全了江苏省政坛的局面稳定,没有人因为周伟顺事件而受到牵连,仅仅是在省内多了几个流言而已。这些流言,会很快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无痕。

周伟顺把所有事情交代清楚之后,赵以达自然就被解除了双规,重新回到扬州市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只是在党内有一个通报批评,批评的主要方向还是放在赵以达违规使用秘书上。按照原则,领导秘书的任期只有三年,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允许领导秘书跟随领导岗位的调整而调整的。王庆庆却跟随赵以达超过十年,这虽然在地方上算不得什么要紧的事情,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人盯着这种事情去说三道四。但是由于王庆庆和周伟顺以及碧波建筑的勾结,省里用赵以达的党内通报批评决定,做出了对于此事最为“恰当”的处理。同时也在省委内参上撰文,严厉批评了地方领导携秘书换岗的不正之风,用王庆庆的事实书写了一部血与泪的教训,始终也就是走走形式罢了。

只是了解赵以达的人能够看得出来,双规虽然解除了,党内通报批评也实在算不得什么太重的惩罚,可是赵以达回到市委之后,却显然憔悴了许多,一贯的强势也没有了往日之风,倒像是一个已然雄心全无只想在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混到退休的寻常干部。王庆庆作为市委书记大秘,受贿金额也达到百万之巨,幸而赃款悉数交清,且有主动投案自首并且指证其他犯罪嫌疑人提供了重要证据的立功表现,仅仅被判处了五年的有期徒刑,缓期两年执行。这也就意味着王庆庆几乎躲过了牢狱之灾,只是恐怕再也不会有以往市委书记大秘的风光了。

王汉只是知情不报,并没有涉案事实,而且对于一个将要退休的老人,省委也不会去追究什么。最终王汉只是提前辞去了扬州市政法委书记一职,保留市人大副主任的闲职,等着几年以后彻底退休。

而作为这起重大事故之中被挖掘出来的党的蛀虫前扬州市市长周伟顺,最终的结局是被判处十八年有期徒刑,这还是考虑到周伟顺主动交代犯罪事实之后从轻判处的结果。如果他顽抗到底,结局恐怕会跟刘凯一样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其实也就等于把整个碧波建筑没收了),由于贿赂官员、违规招标等等一系列的罪名并立,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基本上这辈子没机会再见到监狱之外的太阳了。其他涉案人员各有不同的惩罚,在省里暗示过不宜过度追究的指示之后,虽然谈不上是草草收场,但是也并没有把更多的人投入监狱。基本上这件事就算是到此为止了。作为本次事件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张同训,自然也就提前接任市政法委书记一职,顺利入主扬州市市委常委名单,算是真正的步入了扬州市最高权力中心。但是让知情人略微有些不解的是此事之中另一个有抢眼表现的石为先,省里竟然没有对他的工作职责进行任何调整,甚至于上上下下都似乎在刻意的回避着石为先这个名字,几次的嘉奖之中,都没有提到石为先,颇让一部分人感觉到不解。

不少人开始猜测,张同训的升职本就算是分内之举,只不过时间稍有提前罢了。周伟顺的案子也是他的职责所在,况且省里一早做出指示,让张同训单独侦查。可是石为先在案发之后,也一直主张彻查到底,并且有越权侦查的事实。此举可能得罪了省里某位大佬,毕竟周伟顺是他们培养起来的干部,而石为先不过是个从部里的企业空降到扬州的干部,在本地以及省里都毫无根基可言。是以省委领导虽然不方便对石为先的所作所为表示任何不满,却在事后将其打入冷宫,恐怕石为先的政治前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又有一个让许多官员议论纷纷的话题,那就是周伟顺交待所有受贿事实之后,其相应的所有职务自然就都被解除,按照常理省里应该很快确定一个代理市长的人选,本该在张同训接任市政法委书记的同时也有人荣登市长宝座,哪怕这个市长之前还要加上一个代字。众望所归的人选自然是扬州市常务副市长宁报斌,他自己也踌躇满志准备接任市长一职了。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儿,张同训得到了一纸委任状之后,宁报斌却并未能获得他意想之中的代市长委任状,省委只是做出一个批示,让宁报斌代为主持扬州市政府的全面工作。

这就让许多人极为不解了,要知道,代为主持全面工作和代市长是两码事。虽然说代市长头上的代字也有可能摘不掉,但是代为主持全面工作,几乎算是宣判了宁报斌没有可能接任这个市长一职。省里究竟想要做出什么样子的调整,他们为何会把这个市长的位置空着,是从其他的副市长里有了人选,还是省里准备从其他地方调来一名市长?

就连新任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市公丨安丨局局长张同训,对此也是极为不解。在调查组做扫尾工作,组长边捍卫和副组长徐丰年准备提前返回省城的时候,作为张同训真正的直管领导的省公丨安丨厅厅长徐丰年,就曾明示他很快就能得到委任状,并且含蓄的暗示他恐怕扬州的政局会有一定的调整。

那时,张同训的猜测是常务副市长宁报斌升任市长一职,而在本案之中有杰出表现且担任副市长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的石为先,十有八九要接任常务副市长一职。这才是比较理想也比较正常的一个结局。可是石为先甚至于没有得到来自于省城的嘉奖不谈,宁报斌居然也没能得到代市长的位置,这就实在让张同训一头雾水了。倒是石为先自己对此显得云淡风轻的,既不理会外界关于省委将其打入冷宫的流言,也没有对省委居然连一次口头嘉奖也没有下达表示任何不满,只是一如既往的进行着自己分内的工作。

倒是赵以达虽然显然没有了以往的强势作风,却还是顾及到了这一点,找石为先单独进行了一次谈话,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慰。

这在外人看来根本代表不了什么,石为先是市政府的人,而赵以达主管的是市委,如果石为先是常委还好说,他只不过是排名最末的副市长,赵以达也不存在对于石为先的拉拢任何。当然,也不乏有善于钻营和猜测心重的人,会觉得赵以达此举是在向明显与石为先站在绝对统一战线上的张同训示好,即便石为先没有常委票,但是张同训却几乎可以代表两票,他身后还有军分区的一票。

经过这次的事件之后,张同训和石为先身上显然被烙上了相同的烙印,谁也不会怀疑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如果不是省委对于石为先的态度过于暧昧不清,许多人甚至猜测过张同训和石为先以及军分区将会组成扬州市一个新的权力派系,不少中下层的官员,尤其是原属于周伟顺派系的官员,甚至已经想好如何向张同训和石为先靠拢了。

但是石为先的原地踏步,使得这些官员也仅仅是在张同训接任政法委书记之后不断的上门拜访。石磊当然是知道其间内幕的,他很清楚省里究竟是如何打算,杨明和边捍卫,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都将会把石为先提拔到市长的位置上来。但是,一个排名最末的副市长,又是个在扬州几乎毫无根基的空降干部,想要令其立刻步入扬州政坛的绝对中心,是需要一定的步骤的。不管如何,省里都需要为石为先的晋升做出一定的铺垫。

石磊坚信,用不了一个月,那些自以为领悟了省里意图觉得省委有领导对石为先不满将其打入冷宫的官员,就会跌破眼镜乃至于后悔不迭,因为石为先必将成为扬州市的代市长。

但是,再如何扑朔迷离的局面之下,也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清醒之人。此刻已经去了人大养老的老政法委书记王汉,显然就是这里头的聪明人。唯有他,看出省里之所以没有让宁报斌升任代市长的弦外之音,甚至于去暗示了一些自己亲近或者提拔起来的官员,让他们在省里对石为先不动声色的时候,提前接触石为先。

有了领路人,也自然就有人很快反应了过来,而石磊在省城的一些事情,以及他被边捍卫召回扬州的事情也并不是密不透风的。官员里总是不乏善于揣摩上级意图之人,于是在冷宫一说流传数日之后,又开始有一股新的传言在官员之间悄然弥漫开来。

那就是石为先这个空降干部恐怕将会是周伟顺事件的最终得益者,甚至于一种近似于阴谋论的论调,也开始流传。有人开始认为石为先两年前的空降,本就是为了今天做准备,否则一个企业主管技术的副厂长,又怎么会被放到政坛里来浑水,甚至于有人觉得接任市长,才不过是石为先刚刚起步而已,石为先恐怕并不是没有根基毫无背景,而是他的背景不仅于省里,而是直挂中央。

第98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