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登基吧!大王!> 第391风向在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1风向在变化(2 / 2)

正说话间,一将匆匆入内,行礼禀报道:“启禀相公,斥候回报,蒙古大军正在洛阳集结!”</p>

这话一出,堂上皆惊,黄权道:“相公,蒙古人这是要对我们动手啊!”</p>

全子才神情严重起来,“来人,速将探知军情,报给楚州赵相公!”</p>

楚州。</p>

邳州那边开打,坐镇楚州的赵葵,也相当的不安。</p>

现在朝廷战和未定,开封和江淮都得感谢赵泰撑在前面。</p>

两淮制置使司衙门内,赵葵看完全子才送来的情报,面沉如水,一旁幕僚道:“相公,看来蒙古人的目标,乃是我们大宋啊!”</p>

赵葵呼出一口浊气,“给本官写封奏疏,立刻送到临安,请朝廷尽快做出决定,另外再请禁军,充实淮南一线,以备不时之需。”</p>

前线气愤紧张,临安方面却犹豫不定。</p>

自从去岁入洛失败后,临安的风向便发生了变化,而这个变化的关键,便是大宋皇帝赵昀的心态转变。</p>

去岁入洛失败,对于赵昀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大击。</p>

在罢免权相史弥远后,赵昀开始掌握南宋大权,而作为一个刚掌握权利的帝王,赵昀自然想有一番作为。</p>

因此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赵昀还算勤于政务,对于国事都是亲力亲为,希望能够光复祖宗基业。</p>

在宋军入洛之前,赵昀对于主战派抱有厚望,全力支持郑清之北伐,可是不想端平入洛,却以失败告终。</p>

宋军损失三万精锐,只收复开封,大军败出洛阳,让赵昀非常失望。</p>

他原本以为收复中原很容易,可在遭受挫折,发现蒙古人不好打后,内心的态度便悄然变化了。</p>

赵昀心态的变化,郑清之自然感受到了,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赵昀对史党的态度。</p>

在史弥远死后,临安的史党都被郑清之排挤出朝廷,或者远离了权利核心,可最近原本被冷落的四木三凶,又再次被赵昀启用,李知孝更是重新位列宰执之列。</p>

这便让郑清之感觉到了危险,党争的弦当即就绷了起来。</p>

在这种情况下,郑清之更加不能放弃开封,便造成了开封守军撤不回来的局面。</p>

现在南宋内部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决策,而赵昀自入洛失败后,对国事便不怎么询问,逐渐把干劲用在贾贵妃身上。</p>

若不是近些天来,前线大臣接连上书,声言前线局势紧张,蒙古正在集结大军,赵昀今日也不会来政事堂来咨询国事。</p>

这时赵昀坐在中堂,两边站着东府中书省平章政事郑清之,参政李知孝,西府枢密院枢密使赵范等人,主和两派大老都在与会之列。</p>

赵昀喝了口浓茶提神,然后询问道:“近日全子才、赵葵等人接连上书,声言蒙古有异动,其志不在山东,而在朕。诸位爱卿怎么看?”</p>

在这些人当中,最急的无疑是最了解兵事的赵范,他当即出列道:“启禀陛下,如今形势确实危机!据全子才奏报,蒙古在洛阳集结了大军。若彼只取山东,何须在洛阳集结兵力。陛下,现在军情似火,臣以为朝廷必须立刻做出应对之策。”</p>

赵昀皱起眉头,还会说话,李知孝便出列道:“陛下,臣以时下局势紧张,我朝不该火上浇油,而是应该尽力避免冲突,否则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