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2 / 2)

事已至此无力回天,姜羽只能先跟去程府。她身子弱,李姨娘收了不少药材,还将自己的私房钱也拿来了。姜羽安慰李姨娘:“娘莫要担忧,依程公子才学秋闱必定高中,几个月的苦日子我能忍。娘在府中也对二夫人忍耐些,以后我来接你。至于那个傻子,你就看我当了诰命夫人怎么收拾她吧。”

娘俩双双落泪,走时还被孟澜检查一遍包袱,硬是把贵重药材,首饰通通没收。

闹至深夜姜府才安静下来,回沉水院的路上小鸠茯苓不忍,心疼道:“二姑娘难受就哭出来吧,憋着容易把人憋坏,哭出来就好了。”

难受吗?姜莺问自己,应该吧,但她哭不出来。

积正做好夜宵等候多时,见姜莺回来热情招呼着:“小厨房今儿做的炸汤圆,龙须酥,藕粉海棠糕都是二姑娘喜欢的。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咱们吃点好的去去晦气,明儿姻缘就找上门啦。”

“是呀是呀,那样的男人幸好没成婚,否则婚后不知该闹的多难看呢。二姑娘莫犯愁……”

沉水院你一言我一言开导,她望着众人,失望与难过褪去,心情逐渐明媚起来。

姜莺吞咽口水,已经闻到香气。她不禁展颜一笑,撅着小嘴摆起谱来:“哪里犯愁,我明明是犯馋。”

这头姜莺在沉水院开心了,锦兰院中姜怀远和孟澜又开始发愁。

其实最令人担心的还是姜莺,姜怀远十分懊恼,说:“都怪我当初识人不善,伤了莺莺的心,瞧她那委屈样我心疼。”

孟澜笑,“我看倒无妨,自己女儿的性子你还不清楚么?莺莺从前就是个闷声干大事的,话虽少真到关键时候比谁都干净利落。会好的,最近多陪陪她,咱们在临安城重新觅个良婿。”

说起这个,姜怀远想到一件重要的事。“等沅阳王解决好这次的事,咱们就举家搬到泉州去吧。”

孟澜诧异:“当真?”

姜怀远想这事许久了。一来朝廷分地域加重商税,临安首当其冲;二来通过这次范府的事姜怀远也看清何为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1)。姜府三代人扎根临安才有今日财富,然顺势而为才大有可为,或许泉州别有一番天地。

“夫人不愿意离开临安?”

孟澜简直又惊又喜:“怎会。我本就是泉州人,更何况大姐就嫁在泉州,两家还能互相帮衬。我不过担心临安这大家子怎么办,咱们愿意去泉州,老夫人二房三房可不一定愿意。”

这个问题姜怀远早考虑过,他说:“分家。”

漆老夫人并非生母,姜怀远对她没有多少感情,对二房三房更没有,这次又闹出庶妹抢嫡姐未婚夫婿这种丑事,心里怎么可能不膈应。

分家对大房而言,就像甩掉一只沉重的包袱。不过分家不是件小事,需由族中三位以上长者见证,姜家有威望的长者还在中都县。夫妻二人便计划过阵子先到泉州打点,再回来请长者主持分家。

议完事熄灯双双躺下,锦兰院中月色如银,谁也没注意到墙角趴着一只影子。那人起身,蹑手蹑脚出了院子……

*

夜深时分,沅阳王府书房灯还亮着。下个月便是万寿节,王舒珩受召入京。山匪挟人的案子他心中有数,处理起来倒不算难,就是时间有些紧迫。

忙至深夜福泉送来一碟热乎乎的栗子糕,王舒珩这才想起还没用晚膳。他其实并不喜甜腻腻的东西,今晚却破例尝了一口。

不受控制地,王舒珩想起姜莺,她这会肯定在哭鼻子。

福泉立在一旁望着栗子糕出神,显然与王舒珩想到了一块。不怪他二人多想,实在是今日姜莺那副失望的模样让人印象深刻。

亲眼瞧见未婚夫婿与庶妹行苟且之事,不难受是不可能的。福泉不禁想起一些旧事,笑说:“殿下可还记得咱们初次去姜府,在姜家祠堂看到姜莺?”

说起这个,王舒珩自己都没察觉唇边勾起浅浅的弧度。“怎会不记得,当时路过姜府祠堂,里面哭声惊天动地。本王当时便想着,这小孩怎么那么能哭,哭那么久都不会累!本想哭一刻钟也该停了,谁知竟越哭越响亮。”

福泉笑起来,“对啊,咱们当时在祠堂附近等候老王爷,后来还是您听不下去,将随身携带的木雕由门缝塞进去给她才不哭了。”

那木雕是王舒珩亲手所刻,这么多年过去想必早被姜莺扔了。

在福泉记忆里,殿下对这个小姑娘一直不错,面上虽嫌弃但实际上没少顺着她。不过有一事福泉不解:“那回姜莺从书院回来,殿下为何抢她的佩囊?属下记得她当时是哭着跑回姜府的。”

“本王何时抢她东西,后来不是好好给她放在姜府门口了?更何况当时她的佩囊里被人放了条小蛇,若姜莺看到又该哭了。”

福泉没想到是这个原因,道:“那姜二姑娘还叫了您这么久坏蛋,可真是冤枉。”

王舒珩并不在意,手指捻起一块栗子糕,“这种小事,和一个姑娘计较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