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逆天换明> 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大寿到辽南,对倭贸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大寿到辽南,对倭贸易(2 / 2)

仔细想一想,也能够理解,按照东江镇接收移民的速度,要招募两万士兵的话,顶多也就一年半载。</p>

或许,东江军连续重创建虏后,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的人马,就能够发动决战,一举平辽。</p>

在祖大寿看来,攻下沈阳,也就意味着平辽大功告成。他当然不知道,郭大靖的标准要比这高很多。</p>

祖大寿已经不去考虑在哪里定居的问题,反正是暂时的,还是先争取个好印象罢。</p>

陈继盛对此应该有所预料,点头道:</p>

说话间,已经看到了旅顺堡的城墙。在城门外,已经有了城关,两旁的买卖铺户排出去很远,足有几十家之多。</p>

陈继盛笑着说道:</p>

祖大寿虽然也听说过东江镇有自己的货币,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辽票。眼见不过是纸印刷的,虽然是升级版,更加精美,但心中不免甚是疑惑。</p>

陈继盛也不细说,这些买卖铺户有很多是林家招揽,以及从山东来的商贾。他们收军票,但却可以向官府兑付银两。</p>

可对内的话,军民百姓还是使用军票,流通既方便,也产生了信用。</p>

进到旅顺堡内,陈继盛早就安排好了住处,晚上又安排了酒宴,招待得很是周到,倒让祖大寿等人挑剔不出毛病。</p>

有祖大</p>

寿压着,这些人也不敢乍刺。背地里再怎么发牢骚,他们也知道事已至此,无法再改变什么,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的。</p>

其实,在东江镇最繁华的辽南,或者说是金州,他们会开眼界,长见识。这里可比闭塞的宁远,物资更丰富,只要有钱,很多新奇的东西他们都可以买到。</p>

连续的大捷,使得外人对于东江军的信心不断提升,官府也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以促进商贸的发展。</p>

地盘大了,辽东的特产也多了,吸引了更多的商贾前来贸易。而林家与倭商、朝商的贸易,也愈发稳定发展。</p>

此时的郭大靖,便拿着书信在思考权衡,有关把大连或旅顺,建成国际商贸口岸的事情。</p>

书信是抵达大连港的小林浩一写来的,从倭国经朝鲜,再到辽东的商路已经开拓出来,林家和藤野英提供的丝绸、生丝、瓷器等货源,也日益稳定。</p>

小林浩一便希望能在辽东也有一处固定的通商口岸,类似于壕镜、厦门、月港那样的官方性质的。</p>

郭大靖有些疑惑,转头看着林家在大连常驻的罗掌柜,</p>

罗掌柜笑了笑,躬身道:</p>

德川幕府掌权后,改变了丰臣秀吉的对外侵略政策,对周边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示好的友好外交。</p>

特别是对于明朝,德川幕府想尽办法想与明朝建立册封关系,恢复勘合贸易,回归以明朝为主的朝贡体系,并为此做了许多努力。</p>

万历二十七年,日本政府为了向明朝表达示好的诚意,将人质河应朝、汪洋以及他们的家丁交还给驻朝将领茅国器。</p>

第二年,日本使者又交还三年前往日本为质的明朝将官陈文栋、王建功等人,并提交议和书信。</p>

万历三十四年,德川家康授意岛津义久致书给琉球王尚宁,让其帮忙在明朝和日本间从中斡旋。</p>

书中提到</p>

万历三十八年,本多正纯受德川家康旨意,致书福建总督陈子贞。这封书信虽然名义上是写给福建总督,其实真正的目的是给明朝皇帝看的。</p>

在书信中凡是涉及、的地方都空一字,甚至写时是另起一行,称日本却为、,表示足够的谦卑。</p>

除此之外,德川幕府还通过琉球和朝鲜,希望二国能从中调和,恢复与大明的勘合贸易。</p>

郭大靖若有所思,摸着下巴,缓缓说道:</p>

罗掌柜想了想,说道:</p>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p>

罗掌柜稍微放松下来,说道:</p>

郭大靖轻轻颌首,心中产生了一定的猜测。</p>

德川幕府统一日本的时间还不算长,统治可能还不算稳固,才会加强江户城的防御设施。</p>

也就是说,对于各地大名的防范,德川幕府还是很警惕,很关注的。</p>

作为一个新生的政府,德川幕府不仅需要国内各个阶层的支持,还需要国际环境的稳定,才能够真正的确定其统治地位。</p>

可能与朝鲜的仁祖一样,德川幕府也需要树立作为统治者的正统性。寻求与明朝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p>

另外的原因也有,一来倭国确实需要大明的商品,最主要的就是生丝和丝绸;其次则是开采出更多的银子,有钱有底气,就想着买买买。</p>

虽说要让朝廷同意与倭国正式通商,有些困难,但也并不是没有希望。只不过,这恐怕会与要垄断对倭贸易的郑氏集团产生冲突。</p>

郭大靖眯了下眼睛,又陷入到久久的沉思之中。</p>

………………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