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逆天换明> 第四百三十二章 战争远离,百姓的信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二章 战争远离,百姓的信心(2 / 2)

桂花忙碌了半天,终于把酸菜腌进了缸里,吃过午饭,也顾不得休息,就在自己的小屋里开始读书认字。</p>

自从与小琴在集市上的一番交谈后,桂花是真羡慕,对于出外做工是更加的期待,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p>

夜校是天天不落,向人请教也不觉得丢脸,连村上比她小的孩子,她也能开口询问请教。</p>

吴姐和小琴的经历,似乎给桂花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在她看来,那是充满光明和前途,也是她所希望的生活。</p>

并不是呆在村子里不好,也不是她嫌干农活儿累,就是觉得那种生活过于枯躁。</p>

柴米油盐,做饭带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就是陷在时间循环中,难以解脱,尽管桂花并不知道什么时间循环这个概念。</p>

为了理想,为了那光明的前途,在沙盘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字,桂花象个后世小学生那般认真学习的样子,令人动容。</p>

“桂花,桂花。”外面传来老爹的呼唤,桂花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把最后两划写好。</p>

何老头儿撩帘进了屋,看女儿又在学习,心中有些不喜,但家里又没什么活儿,他也不好说什么。</p>

“爹,什么事儿呀?”桂花抬起头,开口问道。</p>

何老头儿嘿嘿笑了两声,说道:“老陈家盖新房,明天上大梁,你不去看个热闹儿?”</p>

“不去,没意思。”桂花很干脆地作了回答,又低下头,抹平了沙盘,写起字来。</p>

老爹的意思,桂花能不明白?</p>

老陈家是老户,家里还有个当兵的儿子,饷粮加军属的优待,日子过得算是村上的最好的。家里的二儿子到了婚配的年龄,老爹最近就时常地挂在嘴上。</p>

看热闹是假,让自己和陈家二小子多个接触的机会是真。可自己,对陈家二小子没感觉,也不想这么早就成亲嫁人。</p>

小学毕业考试一年两回,秋后的这回是来不及了,心里没底。可明年三四月份的那次,自己一定要争取考过。</p>

时间挺紧,正赶上冬季农闲,不好好努力,哪有心思考虑乱七八糟的事情?</p>

老何头儿嘴巴微张着,被女儿干脆利落地拒绝,一时没反应过来。</p>

“再过两天就是大集了,到镇上看热闹多好。”桂花抬头看了老爹一眼,说道:“家里不是要买盐买羊吗?”</p>

老何头儿有些无奈,摇了摇头,转身走了出去。</p>

妻子早逝,女儿是自己宠的,来辽东是顺她的意,这嫁人也是勉强不得,尽管他是为了女儿好。</p>

先等一等也好,大儿的婚事却是更着急的事情。听说村上暂时又要安置些百姓,若是有合适的女子就最好。</p>

初来乍到,都想尽快找个依靠。现在也算攒了点家底,至少能吃饱穿暖。</p>

老何头儿这样想着,暂时又把女儿的事情放到了一边,忙着准备赶集的东西。</p>

桂花依旧认真地练字,只要考下小学的文凭,她相信一定能找到工作,至少也会象小琴那样。</p>

而且,通过与吴姐和小琴的接触,她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信息也知道得更多。</p>

辽东肯定是会被东江军平定的,那是多大的地盘,比现在大了十倍也不止。管理这么大的地方,又需要多少识文断字的工作人员?</p>

桂花微抿起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憧憬着未来,更加地有信心。</p>

………………</p>

战争并未远去,但稳固而安全的根据地,却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将士们有放松休息的港湾。</p>

相比于辽南,辽东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除非驻守重兵,抵挡住建虏的进攻,才能安置百姓,垦殖耕种。</p>

郭大靖率领部队,从鸦鹘关破关而出,南下轻取孤山六堡,顺利地进入到宽甸地区,已经过去了四天。</p>

遭到重创的建虏仓促间难以再组织起足够的兵力,孤山六堡的建虏也是非灭即逃,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p>

但郭大靖并没有掉以轻心,回到宽甸根据地,便开始调兵遣将,落实他的军事布署。</p>

一路上,郭大靖一直在思索接下来的作战,以及建虏惨败后的反应。</p>

如果我是多尔衮,首先就是要放弃海州,重兵防守辽阳,前哨则放在鞍山。这样的话,会省出很大的兵力,并且减弱侧翼对辽沉的威胁。</p>

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收缩防御,辽阳是底线,绝对不能失守。除非建虏放弃辽沉,退回到建州,甚至是更北的苦寒之地。</p>

因为老奴的坟墓就在沉阳城外,被东江军打到沉阳是不可想象的。要么刨坟挖墓,把棺材搬进城里;要么重兵守卫,同时还有沉阳城也要守住。</p>

脑袋得进多少水,才能做出这样的布置?在郭大靖看来,只要辽阳被攻破,建虏多半就要弃沉阳而北窜。</p>

所以,辽阳恐怕就是敌我双方的决战之地。</p>

而此次攻袭建州的作战,对于全局的影响,就是让建虏不得不顾虑辽东方向的威胁。对此,建虏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守,二是攻。</p>

守的话,就要加强辽阳东面连山关的防御力量,还有沉阳侧翼本溪一线的防守。</p>

攻的话,就是在冬季发动,将辽东的东江军击败,彻底缓解压力。</p>

在特战营的实力还没有得到大幅加强的情况下,死守死战不是好的策略。既然没有百姓需要保护,也就没有非要占领地盘的必要。</p>

况且,建虏如果发动,目的也不是攻城掠地,而是要重创对手,使其难以构成威胁。</p>

敌人想要的,你就千万不能如其所愿。只要兵力不损,放弃大片地盘,也不影响要发挥的作用。</p>

有了这样的考虑,回到宽甸,在郭大靖的命令下,特战营便迅速调整了布署。</p>

原来凤城是要力争守住,并驻守三千多人马,屯积了大量的作战物资的要地。现在,人马大部撤出,作战物资也分散转运,只作为前哨警戒的据点。</p>

同时,郭大靖与林庆业、崔孝一联系,约期在镇江会面,商讨两军协同,并肩与建虏作战的计划。</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