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逆天换明> 第三百八十九章 崇祯的辽东攻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九章 崇祯的辽东攻略(2 / 2)

“奴婢这就派人去。”王承恩躬身退到殿外,叫过宫人去镇抚司传万岁口谕。</p>

崇祯并不是想为毛文龙要个说法,而是最想揪出哪个阁臣敢私自结交外臣。在他看来,袁崇焕能够欺瞒自己,是朝中有人支持,为他说话粉饰。</p>

而历朝历代的皇帝,最不能容忍的便是官员结党。袁崇焕事发,与其关系较密切的,都已经被崇祯划到逆党之中。</p>

不仅是要清洗逆党,崇祯还要把袁崇焕上任后搞出来政策措施,全部作废。没有新的举措,基本上是恢复原样儿。</p>

比如重设登莱巡抚,粮饷由津运,山东也要承担一部分。</p>

王廷试已被归为袁崇焕一党,登莱道的官职说罢就罢。但由谁来担任登莱巡抚,以及辽东巡抚的人选,还是很让崇祯费脑筋。</p>

由于关宁军的拉胯表现,崇祯把平辽灭虏的希望都转到了东江镇身上。正因为关宁锦重要性的下降,在辽东设置督师或经略,就已经不合时宜。</p>

在明朝的官制中,督师、经略虽然比巡抚层级高,可是并非巡抚的上级,真正主导地方军务的往往是巡抚。</p>

但吊诡的是,不管你是什么官职,朝中有人是最重要的。</p>

比如辽东巡抚王化贞,得到了兵部尚书张鸣鹤和首辅叶向高的支持,就可以压制经略熊廷弼。</p>

而孙承宗第一次出任蓟辽督师时,辽东巡抚阎鸣泰就是个摆设,直接就被挤到了觉华岛上,当起了后勤官。</p>

督师、经略、巡抚手下的将领军官,同样也是互不统属。</p>

督师、经略手中的尚方宝剑,奈何不了巡抚手下的总兵;但直属于督师、经略的总兵,犯事儿后便可以先斩后奏。</p>

历史上,袁崇焕就是占着这个优势。请罢登莱巡抚后,直管东江镇,毛文龙也要算是他的手下。</p>

只不过,毛文龙不是一般的总兵,是持有尚方宝剑的一方镇将。袁崇焕没有请旨,也是擅杀。</p>

崇祯不设辽东督师或经略,就意味着辽镇和东江镇的不相统属。辽镇有辽东巡抚,登莱巡抚则是东江镇的顶头上司,尽管只是名义上的。</p>

尽管对关宁军很是失望,但崇祯还是希望能够逐渐改变,转而控制在朝廷手中。这样,朝廷好歹有一支武力可以依靠,而不是东江军一家独大。</p>

平衡很重要,但凡有可能,不管是皇帝,还是文官,都不希望看到桀骜不驯,或是难以控制的军头的出现。</p>

其实,毛文龙确实脾气不好。但对皇帝,对朝廷,还是很忠心的。只不过,他的权力太大,又僻处海外,在君臣看来,便是难以节制。</p>

况且,他的出言不逊,他的桀骜不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逼无奈。要是粮饷充足,他又跟朝廷打什么擂台?</p>

就是这一年多来,毛文龙除了跟袁崇焕闹,对朝廷的态度却是好多了。原因很简单,东江镇的粮饷有了着落,他也犯不着得罪人。</p>

“皇爷。”王承恩从殿外走进来,躬身禀奏道:“曹化淳在外候见。”</p>

崇祯点了点头,阅看完手中的奏疏,放到桌案上,才开口说道:“让他进来吧!”</p>

时间不大,曹化淳进到殿内,跪倒叩头,“奴婢拜见万岁。”</p>

崇祯看着这个他颇为信任的太监,和声说道:“朕命你掌御马监印,总督勇卫营。从即日起,你便专心军务,尽快为朕练出一支虎狼之师。”</p>

大明朝的军制中有一支直属于皇帝、由内廷负责指挥的禁军,称腾骧四卫。嘉靖年间,腾骧四卫被改编为勇士营和四卫营,由御马监管理。</p>

这支军队号称“择天下卫所之精壮者”入军,但到了崇祯年间,战斗力已经下降严重,不副强军之实。</p>

经过建虏入寇的教训,崇祯迫切地需要掌握一支战力强悍的部队。重整勇卫营,便是最快捷的途径。</p>

对于皇帝的任命,曹化淳早有心理准备,利用这段时间也筹谋思考,有了大概的计划。</p>

“皇爷所命,奴婢定然全力以赴。”曹化淳叩首领旨,又呈上自己制定的整军方案。</p>

崇祯阅看着方案,时而颌首赞赏,时而又微皱眉头。</p>

好半晌,他才抬起头,缓缓说道:“遵化大战,东江军的犀利火器和精锐骑兵功不可没,也确实令人震撼。你要仿效,无可厚菲。”</p>

停顿了一下,崇祯接着说道:“朕可以让东江镇提供武器和教官,但勇卫营的军官却要由精挑细选的忠勇之辈担任。朕的意思,你明白吗?”</p>

“奴婢明白。”曹化淳说道:“勇卫营的官兵,定然要能竭忠报效万岁。否则,要它何用?”</p>

崇祯露出笑意,颌首道:“明白就好,朕心甚慰。你且下去,朕自有安排。”</p>

曹化淳叩首之后,退出了大殿。</p>

亲眼目睹了遵化大战的曹化淳,对于东江军的战术打法极为震撼,更是对火枪火炮的凶狠,以及骑兵最后狂猛的反击印象深刻。</p>

在他看来,如果勇卫营达到东江军的水平,便足以堪称为虎狼之师。当然,这就需要东江军的火器,还有骑兵训练的教官。</p>

在崇祯看来,勇卫营的武器装备肯定要精良,既然东江军的好,那就买,或者是仿造,这并不困难。</p>

至于训练骑兵的教官,顶多也就十几人而已。训练完了就走人,留在勇卫营那是万万不成的。</p>

其实,不管是崇祯,还是曹化淳,只是看到了表面,却不明白真正的强军,取决的可不只是武器装备和战术打法,以及粮饷待遇。</p>

当然,对于封建军队来说,兵精粮足、甲坚兵利,就已经是强军的全部因素。要是能达到郭大靖那般的眼界和标准,他们也就不是古代人了。</p>

即便是现在的东江军,离郭大靖的期望,还有着相当的距离。</p>

尽管他在努力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尽量给予他们最好的待遇,在逐渐建立起军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p>

但时间摆在那儿,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是根深蒂固。所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p>

7017k</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