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逆天换明> 第三百三十二章 勤王行动拉开帷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二章 勤王行动拉开帷幕(2 / 2)

同桌的食客发出哈哈的笑声,取笑着这位对烤腰子情有独钟的朋友。</p>

“这是好东西呀,吃完龙精虎猛,百战百胜。”被调侃却毫不着恼,涎着脸坏笑着,“你有妻有妾,也来几串?”</p>

男人就好谈说这个,古今也没有多大区别。古代少有女子在外吃喝,就更没什么好顾忌的了。</p>

何贵忠翻了下眼睛,虽不是鄙视,却讨厌这几个酒客胡说八道,没看见翠儿在来回端酒上菜嘛?</p>

翠儿却是脸色如常,依旧表情和熙地穿梭忙碌着。对她来说,能被何老板收留,能有个糊口的工作,一些污言秽语又算得了什么呢?</p>

何贵忠突然目光一凝,看向走进店里的一个熟人,也是谍报人员之一,被派往遵化一带勘测侦察。</p>

孟浩向着何贵忠微一颌首,便走到一张小桌前坐下,如其他酒客一样,点了酒菜,随意地吃喝起来。</p>

何贵忠也不用去交谈接头,知道孟浩回来了,自然有约定的地点再见面。</p>

孟浩也是个头目,更不是独自一人前去勘测侦察。但只有他知道何贵忠,能与何贵忠联系。</p>

何贵忠和伙计交代了一声,便回了后院。在房内换了衣服,坐在椅中,在头脑中整理了一下最近收到的情报,准备告诉孟浩的。</p>

“老板。”翠儿在外面轻轻敲门。</p>

“进来吧!“何贵忠并没有要瞒着的东西,很快就给出了回应。</p>

翠儿推门进来,端着一碗葱油面来到近前,放在桌上,说道:“您要的面煮好了。”</p>

停顿了一下,她又关心地说道:“吃完面再出去吧!”</p>

这是一个聪慧,又会察颜观色的丫头,何贵忠知道是自己换上的出门的衣服,让丫头猜出了端倪。</p>

“好。”何贵忠点了点头,说道:“你也抽空儿吃饭,酒客老有,等都走光了得啥时候?”</p>

翠儿笑了笑,说道:“大家换着班吃饭,您放心,饿不着的。”</p>

何贵忠摆了摆手,翠儿躬身退了出去。</p>

唉!谁能想到,建虏今年冬天就有可能打到京城,打破包括翠儿在内的老百姓们安乐和平的生活呢?</p>

何贵忠忽然觉得嘴里的面条也没了香味,羊肉吃多了,就想吃点轻淡的,可看到翠儿,还有店内那些茫然不知的酒客,他不由得叹了口气。</p>

东江军几年来奋力作战,郭大靖更是殚精竭虑,可依然挡不住建虏绕道入关的屠戮抢掠,谁的责任?</p>

在这京畿地区的老百姓,在此剧变中又会有多少家破人亡,有多少人被象牲口似的驱赶到辽东,成为建虏的奴隶?</p>

本来东江镇的军民应该是直面战乱,经历最苦最痛的。但现在看来,却并不一定是这样。</p>

何贵忠吃完面条,把汤水也喝得干净,才起身出屋。先去店内看了一眼,发现孟浩已经离去,他也径自离开,前去与孟浩接头。</p>

…………………</p>

京畿地区的沙盘,已经比较详细。当然,没有什么卫星、航测,山川河流的细节还很是欠缺。</p>

不过,这对“勤王”作战的影响已经不大,具体的作战布署也已经制定清楚。</p>

遵化,将是东江军截击建虏的最主要的战场。而作为退路的保障,建虏会留兵防守,这就需要东江军先行攻取。</p>

因为兵力有限,郭大靖也就不做分兵的布置,以主力对主力,在遵化与建虏进行一场决战。</p>

除了遵化,郭大靖还想在石城设伏兵,对建虏前堵后截,并尽量把被劫掠的百姓解救出来。</p>

石城即后世的石门镇,位于遵化城西约六十里处,有两峰对峙,其间一石隙为门,有官道通过,俗称石门口,也是古代的重要隘口。</p>

传说唐朝时李世民征东得胜由此回朝,唐将周青见此地两山对峙,易守难攻,故将原有石门城池加大加高,使得石门城池更加坚固、凶险。</p>

其实,石城的构筑可以前推到汉朝的灵帝时,中郎将孟益镇守此塞期间,开山凿石,始建此城。</p>

从石城所处的地理上看,东靠九凤山,北连烟囱山,南临塔山;西望淋河,西北绕灅水,对于建虏骑兵来说,不是有利的战场。</p>

但对东江军来说,如果能提前赶至此地阻击建虏,使其不能接近京师,倒是更合适、更有利。</p>

反过来的话,郭大靖突然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是在纸上谈兵了。</p>

在石城的两侧山上藏兵,待建虏通过后,伏兵杀出,截掉建虏的尾巴,并将劫掠的百姓解救出来,这乍听象是个很好的策略。</p>

但既要隐蔽得好,不使建虏发现,还要迅猛出击,将建虏截成两段。更要在建虏的两面夹击下,巍然不动。</p>

郭大靖暗自摇了摇头,基本上否决了自己曾经以为很高明的作战计划。</p>

藏兵少了,不足以抵挡建虏的猛攻;留兵多了,又容易被建虏提前发现。要求高、变数大的作战计划,一个小意外就会导致全盘的失败。</p>

“集结主力,在遵化倚城列阵,切断其北退之路。”毛文龙把小红旗插到了遵化城的位置,朗声说道:“建虏冲击不动,就只能绕道蓟州、密云,由古北口出关。”</p>

即便不能堵住建虏的所有退路,郭大靖也不对蓟州、密云的明朝守军抱有希望,但建虏在遵化被击退,不得不绕道出关,就无法携带大量的财物和百姓。</p>

也就是说,郭大靖也没有彻底拦截、一举歼灭建虏的奢望。只要破坏建虏劫掠人口和钱财,就达到了此战的目的。</p>

如毛文龙所分析,建虏在遵化遇挫后,就剩下了向西绕道,经蓟州、密云走古北口出关了。</p>

向东是不可能的,那边是大海和山海关,建虏的脑子进水,才会选择从那里退出关墙。</p>

也就是说,遵化阻击成功的话,等于间接地保护了迁安、永平、滦州,丧失锐气的建虏哪还有心攻城拔寨,尽快出关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p>

如果骑兵的数量够多,郭大靖觉得可以等建虏绕道出关的时候,他从大安口、喜峰口出关,在关外的草原再截击建虏。</p>

显然,从表面上看,困难很大,也有些冒险。因为粮草物资难以解决,但对于郭大靖来说,空间既是军火库,又是粮库。</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